教学改革中职学校《计算机运用基础》课程教学革新

[摘要]:计算机应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的课程,教师如果按传统的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先讲后练的方法,往往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好动、好强的特点。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从而为他们后续学习计算机其他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教学目标 教材整合 教学改革 优化课程

一、教学目标的定位

科学研究始于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使学生思维活跃,甚至能够联想相关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对比分析当前任务目标,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积极地探索各种解决方案。比如提出具体的学习问题‘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首先问题形成初步的认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时,只是简单分析解决问题的大体思路,而不要将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需要的知识储备交给学生,这些需要学生在下一阶段通过合作探究来完成。
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计算机人才,学生在通过学校的课程学习后步入工作岗位,能够很好的适应社会,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得心应手。
2.积累学生的实战经验。①积累各种操作系统的安装与应用经验。②积累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和办公软件的应用经验。③积累计算机软件与硬件故障检测和排除的处理经验。④积累计算机网络通信应用经验。⑤积累计算机多媒体设计与操作经验。

二、整合教材,趣味先行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的章节顺序通常是: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XP操作系统、网络基础知识、Word、Excel电子表格、多媒体软件应用、PowerPoint 幻灯片。这样的顺序,对一个文化基础较好的学生也许是较合理的顺序,但对一个基础很差、理解能力不强的学生,往往是很难入门的。

源于: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www.shuoshilunwen.com

技校考试一般都是任课教师自己命题,教什么内容考什么内容,这就给教学内容的重新整合留下了很大的自由空间,让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重新安排教学内容顺序。在整合教材后,教师应先从Word 入门,因为它生动、直观、感性,只要学生会打字,很容易入门。在Word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学生接触到的硬件、软件都有意识地提出和强调,由于学生要存储自己的文件,很自然地就学会了创建文件、文件夹等。有了Word学习的兴趣,学生再返回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Windows操作系统时,就容易多了。另外,因为在学Word时遇到了录入慢、指法不正确的问题,所以在接下来的指法教学和录入中,学生的学习就有了更清晰的目的和动力。

三、优化课程,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内容

由于教材的更新大部分都是跟不上新知识的出现。教师应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分析设计,将某些长时间都保持重要性的知识进行提取,对过时的或者已经有新知识对其补充过的知识,在讲课时应该提醒学生,给学生有这方面知识的补充。在实际操作中,教师给出几个需要大家完成的学习任务主题,以抛砖引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如:“青少年网络沉迷现象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网络搜索引擎特性的对比分析”、“主流IE浏览器特性的对比分析”等。此外,学生也可以通过头脑风暴、尝试定义问题等方法,确定感兴趣的研究主题和研究任务。基于此,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和个人意愿进行分组,以6个人为1个组,共分8个组,每组推举1位组长来承担组织学习的任务,组长由小组成员共同推选也可以由教师指定。随后,小组首先确定小组的任务、目标、详细的研究计划和时间安排;人员的分工,定期的会议时间,以及最终成果的呈现形式等等。这样安排可以使学生能够以共同的兴趣爱好融入小组学习之中,有助于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制作形象生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有的实验项目对应的理论知识比较抽象,操作步骤较多。这时,可以利用屏幕录制软件,如屏幕录像专家、将难以记忆的实验步骤制作成EXE文件,并同时录制声音、鼠标,保证声音同步播放。在实验开始前由指导教师将实验步骤通过该软件和网络进行屏幕播放,像电影一样,既形象、又生动,学生很容易就能掌握操作步骤,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提高学习的兴趣。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强、更新发展很快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习兴趣,形成操作、探究的学习学习能力是教学的首要目标。我校的计算机课程开设了实训课时,由教师布置实践任务,学生利用上机或课余时间完成。实训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培养其独立探索及合作精神。

五、评价方式

中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较差,学习内驱力弱,认知水平和能力弱,这就使得我们要去寻找一种适合中职学生的学习评价方式,既不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又能从一定程度上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此,应改革传统的评价方式,一种是:评价分为过程评价、笔试考核和实践能力考核三个部分。过程评价主要考核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主观态度,以课堂出勤率、课堂纪律和平时成绩作为主要评价依据;笔试考核主要对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进行考试;实践能力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和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实训作业成绩作为考核依据。成绩为百分制,理论考试占30%,实验成绩考试占70%。另一种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组织学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以证书的成绩来评价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成绩。这种评价方式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拿到等级证书后增加了就业的筹码,是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的;另一方面它也推动着我们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更新。
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他们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使他们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所以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行动学习教学设计中,我们一定要遵循特定的理念与原则,才能更好的进行行动学习的教学实践,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田枫.关于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J].
丁革媛,袁忠臣,郑宏云. 探索高职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J].
[3]曾献文.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教程.西北大学出版社.

相关论文

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

摘要:本论文作者结合自己在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历程中出现的不足,以课程的特点出发,对网络课程的教学策略进行浅析和探讨。
浏览量:144453 点赞量:31447

关于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数字时代和网络时代。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及,各。
浏览量:12907 点赞量:4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