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掘绘画语言新形式

摘 要:作为世纪之交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山水画家,白联晟通过学院师承及对传统的个性认知,基本建立起了自己的山水画表述语言系统。系统性语言的形态结构和性格气质表现出与传统及他者的异质,有效地呈现出作为主体的艺术家的审美态度及价值取向。同时,在语言形式的顶端,向其内部的精神性理由,提出了进一步解决的可能。
关键词:白联晟;笔墨;表现;语言;审美
1005-5312(2013)29-0021-02

一、艺术传承

白联晟在上世纪90年代初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并留校任教。他不仅对东西方绘画的特点与发展规律有着深刻的认识与把握,对中国山水画有独到的理解,而且还较为熟悉了解当下中国美术的存在与发展情况。他知晓自己所处的时代,明白自己所处的方位。处在中国画多元发展的格局中,白联晟有着清晰的认识和把握。
1998年,白联晟入美术学院,从师于贾又福教授研习山水画。贾又福教授是当代杰出的山水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在长期的创作和教学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创作理论和教学体系。贾又福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传统继承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并以此来引导学生探寻自己的艺术语言风格。他曾提出 “最大限度地深入传统,以求最大限度地离开传统;最大限度地深入社会生活与大自然,以求最大限度地高于社会生活与大自然;最大限度地认识自我,以求最大限度地离开自我”等艺术思想。这对白联晟无疑产生了深刻影响,使他对传统、自然、自我三者之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把握。
严格的学院教育,使白联晟具有了更为深厚的艺术修养和笔墨功力,使自己的理论思辩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他有自己一贯的审美坚持和独立的艺术见解,不管研究传统还是师法自然,都首先以尊重自己的内心需要和思想情感为前提,从不俯仰别人,这与那些只知盲从跟风、胶柱鼓瑟者显然不同。这也可见贾又福的艺术思想对他的影响。

二、语言探索的展开

艺术家审美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自然环境的制约与影响。当代北方山水画家审美趣味,虽因主体个性的不同而呈现出一定差异,但又存在一种共同倾向,这就是多数画家所共同追求的那种气势、厚重、雄浑的自然气质,而这本来就是一种客观自然界的直觉特征,艺术家主体的个性特征也只是表现为对最能表现这种自然直觉特征的几种笔墨语言方式的不同组合表现方式而已,这样就把笔墨限制在一种最能表现这种特征的范式系统中。由于表现意境较为趋同,笔墨的形态与感觉自然也趋于单一状态,观当今北派山水,或以太行山为题材的山水画作品,其笔墨不外是斧劈、积墨、雕刻、干擦这几种方式,长此以往,这种笔墨范式系统不可避开地走向狭窄与表现力的贫乏。另外,由于许多画家多强调笔墨的塑形功能,笔墨较严格地为物象怎么写作,本身的独立性则被削弱。可以这样说,如果笔墨对造型的怎么写作性、依附性超过一定限度,这种笔墨的独立表现、自由精神便会走向沦丧。
当代北方山水画家的这种笔墨范式特征也与其继承的五代两宋北派山水的笔墨传统有关,由于师法的自然山水亘古未有发生本质的变化,当代北派山水画家所继承的笔墨传统也只是在表现形态上有所变化,而其表现理法和笔墨内质却没有发生转变,一直到现在,北派山水画笔墨语言的范式系统严格地受自然物理性特征感受的囿限,而难以有所逸离。笔墨的独立自由表现为一种开放的深度空间,作品的人文精神内涵与多样的笔墨感受,在很大程度上,即在这一空间中展开追问与探索。但是,由于失去了内涵存在的足够空间,对笔墨本身的学术追问和多样形态表现,自然也无从谈起。
对于以上理由,白联晟的解决方式是:他并没有直接继承其笔墨表现范式,而是转而继承了元明清以来文人写意水墨山水画的笔墨精神,这就和当代众多取法五代两宋北派山水的画家在传统方面区别开来。由于白联晟对物象的造型作了较好的表意性提炼,擅用虚开掘绘画语言的新形式相关论文由www.shuoshilunwen.com收集,如需论文.拟笔墨,又以高度象征性的水墨写意方式表现出来,所以,不管画面形象,还是笔墨的自由性意味皆能较好地表现出来,洋溢着隽永的自然气息。
白联晟的笔线似乎从清湘大涤子那里汲取了营养。大涤子的线条形态丰富、变幻无穷,极富韵味,白联晟对此独有心悟,他撷取大涤子笔法的韧劲弹性,又赋予线条轻松自在、散淡凝重的性格。另外,白联晟对其师贾又福先生的某些用线方式,也进行了巧妙的借用,自己的笔墨风格系统中。纵观白联晟的用笔用线,其特点可用 “柔韧遒媚”括之,这是白联晟笔法的性格特色,是一种内美。白联晟在墨法上也深受其师贾又福先生的影响,其作品中氤氲变幻、大气深沉的墨色效果,正来自于其师墨法理念的启迪。有些画面的泼墨,不仅注重变幻的淋漓效果,而且还强调笔在泼墨中的方向制约,使墨中含有颤动的笔势,似有一种带势向的气在涌动。
在山石造型上,白联晟亦有自己的独到表现。白联晟长期深入自然生活,对特定地域的山石结构特征有深入的领悟与把握。经过反复的艺术提炼,他的山石轮廓,多呈不规则的梯形和四边形,并在此基础上求得形态上的变化与延展,强化其在意味层上的审美特质,以彰显山石的视觉张力。在具体表现方式上,白联晟善于在一整块大山石中,进行平面分割,大小相间,方圆互寓,并有意味地交列组合,再以适当多变的笔墨表现之,从而使整块山石更显得变幻多姿,呈现出一种极为丰富的视觉感受,赋予了山石以委婉多情的主体性格。宋代院体山水的山石造型以内外皆刚,方折峭硬为特征,以斧劈、笔点、短条皴等硬性皴法来强化其质量感,画面上的山石形态与自然中山石的形态感觉是高度统一对应,忠实的表现出某种地域然自然特征。当代以太行山为创作题材的画家,大多继承了两宋以来北派山水画的山石造型传统,从而形成了一种纵向的线性传承方式并延伸下去。白联晟深晓绘画史,对北派山水这种一贯的山石造型观念,深有体悟。事实上,他的山石形态确也与北派传统一贯的造型方式形成了差异。
在山石的笔墨表现上,大多数北派山水画家多是 “精雕细刻、千皴万染,层层积墨。”以求得圆浑雄厚的笔墨效果,籍以表现大山大水的厚重气势。白联晟似是反其道行之,所谓“反者,道之动”也,其山石刻画,或只用线空勾一轮廓,中间不着一笔;或是只铺一层淡色墨;或是稍加勾皴,即使积墨也便数不多。细察之,可以发现,白联晟塑造山石的笔墨方式遵循着一个从白到灰再到黑、从无到有再到无的梯次推进秩序,这种秩序不是机械的,而是呈现出一个灵活的组合空间,白联晟无疑在这个空间中把笔墨秩序变幻交织的多姿多彩、多意多情。白联晟的积墨则是亦线亦面,无论是线还是面,都是写意性的,极富动感。面是用勾线的手法写出,从而使线面一气相贯,并在形态上极富动感,最终以此种笔墨画出的山石,与用静态的皴法积墨画出的山石,在视觉上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与他人拉开了距离,不过依然保留着北方山水雄厚的自然感觉特征,只是呈现的委婉了一些。灵活跃动,以显其神气;又不失凝重浑厚,以显其性格。既不失共性美,又求得了“独诣”。

三、语言的内部理由

艺术批评家易英先生说:“只有处于完善过程中的语言才是有生命力的,因为它总是向着生活与生命的现时展开,而一旦完善则标志着这种语言行将在现时环境中的失败。”许多画家的作品在表现语言一旦形成并成熟后,便停滞不前,随即就走向概念化,以致最后失去有效性。对于此,白联晟是有清醒认识的,他不断的在语言形态上进行探索,同时深思着绘画的文化内涵理由,这使得他的艺术语言获得了从内部升华的可能性。
笔墨虽然是中国画赖以存在的基础,并且有较高的独立审美价值,但从根本上说其属于一种形式语言范畴,它属于艺术作品全部的表层,是一种理解的策略论,而更重要的是,通过笔墨的策略呈现,去探索语言内部的核心文化精神。笔墨的内部是一个多元而开放的结构,它包含着画家主体所处时代中的社会历史、自然人文等种种可能的理由,即有效的艺术语言,应该是深刻而鲜活地反映着时代的特定人文语境。实现对语言的重构,保持语言的活力,首先便是不断对语言的内部理由,保持敏感与追问,这也决定着艺术观念的更新与转变,从而保持语言的外部形态不断变革的动力。语言的形式十分重要,而使语言形式获得有效性的根本因素,则是语言的内在结构。白联晟已经触及到了笔墨的一些深层理由,但从他目前的整体创作情况来看,对语言内部理由的挖掘与表现仍显不足。
不过,从白联晟的经历学养及艺术实践来看,他已经具备了足够的创造智慧和思维力量,进一步的探索,在于对图式语言的内部的不断充实,同时更新观念,促使语言形式发生转变,保持作品的鲜活与深刻,及对时代言说的有效性。
四、小结
出身学院的白联晟,有着较好的艺术传承,这对他的艺术探索及语言风格的建构,都有重要的指向性影响,白联晟对此有着独特的体认。与此同时,白联晟对传统、自然及绘画诸种理由也具有难得的自我认知。由此,白联晟展开了对个性艺术语言的追求与建构,他的艺术形态与传统有联系,显然也有区别,对二十世纪六、七十年怎么发表展起来的新北派山水画,尤其是太行山水画的语言形式,也有所背离,这正标示着他的独特。
语言形式的有效性,在于语言内部的时代语境精神,这也是艺术作品获得真正价值的根本。它要求艺术家对现当代的社会理由保持不断的趋近与追问,同时推动艺术观念的更新与重置,进而获得语言重构的根据,推动艺术的升华与进步。对此,白联晟有着清晰的体认,事实上,他的艺术语言也正在进一步深化,但在内部文化精神的表现上,仍未取得实质性突开掘绘画语言的新形式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shuoshilunwen.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破。这是他需要面对的主要理由,他具备解决这个理由的能力与智慧,将来,可能性也许会成为现实态。
参考文献:
[1]邬建,白联晟.美术学院贾又福主导山水画室教学概要[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

3. 1.

[2]易英.学院的黄昏[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204.

相关论文

新叙事绘画语言

本论文旨在浅析浅析近六十年来中国绘画发展中,叙事方式的变化和其自身的发展状况,提出“新叙事”绘画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地位及影响。通过对。
浏览量:15521 点赞量:4102

关于从关注内容转向关注语言表达形式

在全国第七次阅读研讨大会上,崔峦老师提出:“语文教学必须实现华丽的转身,向内容浅析硕士论文说再见!”这句朴素的口号,一直在我们的脑。
浏览量:47191 点赞量:11686

学生,课堂新形式——绿色课堂

新课程倡导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在“悟”中明策略,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学生学得,学得较轻松,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浏览量:44306 点赞量:10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