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创新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计综述

img src="www.shuoshilunwen.com/UploadFiles/2014-02/2/20142175440687500.jpg" alt="关于创新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计的文献综述" />摘要:指出在新形势下需要培养新的金融学人才,但原有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存在太多的理由,针对这些理由,进行课程改革,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投入。
关键词:金融学 培养模式 实践教学
在新形势下,金融领域出现国际化、混业经营、网络信息化发展和怎么写作个性化、特色化等特征,这必定要求金融学专业跟上这个形势。但现在的金融学教学,还处于“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育方式中。以至于毕业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发现很多知识在学校里没有学到或者是浅尝则止。在对金融学的认识上,对金融( finance )的理解局限于以“货币银行学( money and banking)”和“国际金融学( international finance)”两大代表性课程,高校金融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偏重于宏观,轻微观。国外对金融( finance) 的理解,集中反映在以“公司财务、公司融资、公司治理为核心内容的“公司金融( corporate finance,有时译作公司理财)”和以资产定价为核心内容的“投资学( Investments)”这两门课程上,其核心研究对象显然更侧重微观金融领域。在国际化的背景下,对金融学的研究更加偏重于市场,偏重于微观层面的理由,更重视微观金融的研究和教学。

一、我国现有的金融学课程体系存在的理由

(一)在设计课程体系时表现为“重理论、轻实践”

史焕平等(2006)指出我国高校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设置却存在着相对滞后性。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偏重于宏观金融的教学,宏、微观金融课程的比例不尽合理。考察周边高校,在进行金融学的课程设计时,宏观金融的课程比例普遍达40%。

(二)在培养模式上存在的主要缺陷

张弩(2010)指出现有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以下缺陷:对人才培养模式理念认识不足;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不足;新形势下师资队伍培养不足;教学手段创新不足。刘桂梅等(2011)指出我国的本创新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计的文献综述由优秀论文网站www.shuoshilunwen.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科院校的金融学专业对口人才培养存在的理由是:培养目标同质化,缺乏特色;教学内容陈旧,脱离金融实际;偏重理论,忽视实践;职业生涯规划不健全。

二、如何创建金融学人才培养模式

关于如何创建金融学人才培养模式上,国内外的学者也进行也大量的研究。刘学华(2011)倡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来改善金融学人才的培养模式。第一,取消按专业方向选修专业课的模式, 增加选修课程的不同模块,精选专业核心课程;第二,对个别课程的学时安排及前后顺序进行调整;第三,增加金融风险类课程及实验教学课程;第四,探索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和和灵活富有弹性的开课时间。蒋海等(2004)倡议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第一,完善专业课程设置,既保证专业课程之间连续性和整体性,又尽量避开专业课之间的交叉重复,造成的教学资源的浪费。一方面需要在教材内容的设计上统筹兼顾,另一方面为了保持课程的完整性确实有必要重复的内容,应该通过任课教师之间的协调,在课时安排、授课内容的深浅程度上进行合理的设计在适当压缩宏观金融理论课程内容的同时,增加资本市场理论和微观金融理论的课程培训,如可以压缩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等课程的一些内容,增加投资银行学、金融工程学、公司财务、数量金融、金融计量、金融衍生工具定价理论及等课程内容。必须加强金融专业的学生在数理金融学、计量金融学方面的培训教学策略的改善。在教学模式上,转变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授课模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推行老师授课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基本原理与学科前沿相结合的灵活的教学模式。胡静(2012)提出要适当增加微观金融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和积极开拓校外实习基地,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邱晖(2012)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第一,所培养的人才主要怎么写作于地方的金融和经济发展;第二,所培养的人才具有国际视野;第三,所培养的人才是复合型、交叉型、综合性人才;第四,所培养的人才具有比较前沿的理论知识;第五,所培养的人才具有较高的现代技术驾驭能力,应用性突出;第

六、所培养的人才具备应有的职业道德水准。

马巾英(2010)倡议课程体系设置要注意构建和丰富实践教学体系,开设金融学专项理由研讨课,就现实经济热点理由进行讨论;加大案例课程比例;增加模拟教学。实行“平台+专业方向模块”。由于银行、证券、保险业务有较强的特殊性,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及其他部门、企业等对金融学人才的要求各有侧重。为满足社会对金融人才的多样化需要,金融学本科教学可采用“平台+专业方向模块”的培养方式,即首先设置学科平台,再根据社会需要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以增加学生的适应能力。刘祥伟(2011)倡议要在高年级实行导师制、高年级暑期实习的优化和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总之,我们在进行金融学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设计时要,要向“复合型”、“应用型”转变。可以有针对地进行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的传授,增加实习的磨练。
参考文献:
[1]史焕平,廖继胜.金融学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设置的若干深思[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6): 45.
[2]张弩,邹睿蓉.高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0,(3):176.
[3]刘桂梅,马洪勋,王品正.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J].惠州学院学报,2011,(8):106.
[4]刘学华,国晓丽.浅议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优化[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1,(1): 117.
[5]蒋海.金融学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设置的若干深思[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6):45.
注:本文是2012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项目《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创新型金融人才培养计划》和2013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高等教育项目《金融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XXYB1314)的成果之一。

相关论文

微金融发展下高职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摘要:“微型金融”是一个改写了人们对传统资金融通认知的崭新理念,而微金融在我国的持续发展同样使金融职业教育面对新的机遇。本文通过分。
浏览量:108969 点赞量:24328

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人才培养模式

摘 要: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应具有自身的特点。通过对目前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表明,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专业人。
浏览量:21895 点赞量:6194

教学世界近代史课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世界近代史课程经过实践,尝试了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即注重学思结合,转变传统的教学价值目标取向;注重知行统一,坚。
浏览量:21322 点赞量:6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