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民国语文教育民国前期中小学语文教育(1912-1927)

摘要:战争从后,中国传统社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在亡国灭种危机的压迫之下,有识之士纷纷寻求救国之道,各种救国思潮此起彼伏,教育救国思想便是影响及其深远的一种。文艺教育作为近代教育思潮中的一种,曾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发挥过不可替代的意义,具体到教育实践当中,表现为语文教育和艺术教育。清末开始,由于政局的动荡和西方文化强势压迫,传统的语文教育理念发生转变,在这一时期,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摸索中国语文教育的进展道路,经过国语参考财政与金融运动与新文化运动,与旧时教育观念相迥异的现代教育观念开始形成,黎锦熙、胡适、叶圣陶、蔡元培为其中的代表人物。民国建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革新,1912年9月,民国教育部公布了新的学制——壬子学制,其后又相继公布了一系列教育政令,这些政令与“壬子学制”一起,被称为“壬子·癸丑学制”。学制在实施历程中,暴露出许多了不足,在此状况下,民国教育部于1922年制定“壬戌学制”。学制的变化,必定引起教育宗旨、教学内容、教材教法等诸多方面的改变。全文在结构上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民国之前的中小学语文教育进行了回顾,包括古代中国的语文教育、近代语文教育的萌芽和近代语文教育的建立三个方面的内容,简单的对民国之前中小学语文教育状况进行了概括。在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里,中国的中小学语文教育逐步形成了自己特征,即使是到了今天,这些特征依然的有着。第二部分为民国初年的中小学语文教育,主要内容包括民国初年语文教育变革的理由,中小学语文教育政策从及实施的具体状况,同时还将对民国初年的中小学语文教育进行客观评价。民国初年是一个动荡的时期,受其环境影响,这一时期的中小学语文教育呈现出了在曲折中前进的走势,同时,由于复古派和革命派的斗争,这一时期的教育政策并不稳定,直接影响了中小学语文教育。民国初年中小学语文教育概况是这一部分的重点,涉及教育宗旨、课程设置、教育内容、教育办法、教师状况和教科书几个方面,同时辅从方案分析。第三部分为壬戌学制下中小学语文教育,内容包括这一时期民国政府进行教育革新的理由,壬戌学制下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实施状况同时对该学制下的中小学语文教育加从评价,这一部分的同样着重理论了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具体实施状况,具体内容包括教育宗旨、课程设置、教育内容、教育办法、教师状况、教科书和方案分析。第四部分是对民国前期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历史深思,主要包括民国前期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进展走势、民国前期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成绩和不足、民国前期中小学语文教育经验三部分内容。民国前期的中小语文教育总体走势为传统向现代的转化,虽然在这一转化历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不足,但是同样也取得了很多成绩,许多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关键词:民国前期论文语文教育论文中学论文小学论文

    目录4-7

    中文摘要7-9

    Abstract9-12

    导论12-19

    一、 选题的作用12-13

    (一) 论述作用12

    (二) 学术价值12

    (三) 现实意义12-13

    二、 学术史综述13-16

    (一) 资料的整理与发掘13

    (二) 专著13-15

    (三) 论文15-16

    三、 学术要点16-18

    (一) 重点16

    (二) 难点16-17

    (三) 创新点17-18

    四、 相关界定18-19

    (一) 概念界定18

    (二) 时间界定18

    (三) 内容界定18-19

    第一章 民国之前中小学语文教育回顾19-45

    一、 古代中国的语文教育19-27

    (一) 春秋战国时期19-20

    (二) 秦汉时期20-21

    (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21-22

    (四) 隋唐五代时期22-23

    (五) 宋元时期23-24

    (六) 明清时期24-27

    二、 近代语文教育的萌芽27-34

    (一) 洋务运动与新教育的萌芽27-30

    (二) 维新运动时的教育革新30-32

    (三) 萌芽时期中小学语文教育概况32-34

    三、 近代语文教育的建立34-45

    (一) 科举制的崩溃34-36

    (二) 新教育制度的建立36-40

    (三) 清末中小学语文教育概况40-42

    (四) 清末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评价42-45

    第二章 民国初年的中小学语文教育45-69

    一、 民国初年语文教育变化的理由45-51

    (一) 社会环境的变革45-46

    (二) 复古派与改革派的斗争46-49

    (三) 教育行政组织革新的影响49-51

    二、 教育政策51-55

    (一) 临时性教育政策的制定52-53

    (二) 壬子·癸丑学制的出台53-55

    三、 教学概况55-65

    (一) 教育宗旨55-56

    (二) 课程设置56-57

    (三) 教学内容57-58

    (四) 教学办法58-61

    (五) 教师61-63

    (六) 教科书63-64

    (七) 方案分析64-65

    四、 民国初年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评价65-69

    第三章 壬戌学制下中小学语文教育69-84

    一、 壬戌学制下中小学语文教育变革的理由69-72

    (一) 社会背景的变化69

    (二) 壬子·癸丑学制有着严重问题69-70

    (三) 新学制的制定70-72

    二、 教学概况72-82

    (一) 教育宗旨72-74

    (二) 课程设置74-75

    (三) 教学内容75-77

    (四) 教学办法77-79

    (五) 教师79-80

    (六) 教科书80-81

    (七) 方案分析81-82

    三、 “壬戌学制”下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评价82-84

    (一) “壬戌学制”下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先进性82-83

    (二) 壬戌学制下中小学语文教育有着的不足83-84

    第四章 民国前期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历史深思84-91

    一、 民国前期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进展走势84-87

    二、 民国前期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成绩和不足87-89

    三、 民国前期中小学语文教育经验89-91

相关论文

民国早期文化政策(1912-1927)

文化政策是统治阶级在具体文化领域实施意识形态和行政管理所采取的一整套制度性规定、要求与原则。作为文化的政治表现形态,它渗透了执政者。
浏览量:143841 点赞量:30883

试谈民国时期东北农业资本主义 (1912-1931)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战争一百多年来,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尤其是农业中。
浏览量:145205 点赞量:31858

民国时期河南土匪(1912-1927)

民国建立后,由于政治腐败、军阀混战、阶级压迫、天灾频仍等理由,社会秩序失控、动荡不安,广大贫苦农民为生活所迫铤而走险,聚众为匪。河南匪。
浏览量:45987 点赞量:10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