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实施与其对中国经济影响结论

【摘 要】2007年末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至今已过去5年了,但是美国整体经济、就业仍未恢复至危机前的水平。为了拯救美国经济,美联储一次又一次的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简称QE),至今共推出有四轮量化宽松政策,每次政策的内容和力度都不相同,并都能引发世界范围内的激烈争议。在第四轮量化宽松推出之际,本文旨在探究几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及其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中国应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量化宽松政策;美国经济;疲软;中国经济政策选择
量化宽松政策是指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写国债或其他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的供给量,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的干预方式。量化宽松政策有别于我们平时所说的传统货币政策,即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率这些以利率为杠杆的货币政策工具,而被视为一种非常规的工具。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使用最早始于日本银行。2001年3月,为了解决日本多年以来的经济不景气以及严重的通货紧缩问题,日本央行开始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过程既是在零利率的基础上,将大量超额资金注入到银行体系里,使长期短期利率都处于较低的水平,以此来刺激经济回暖,对抗严重的通货紧缩问题。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经济严重受挫,当年12月美国失业率高达7.2%,是十几年来的新高。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和改善信贷市场的环境,2009年3月18日,美联储声明将在未来6个月共购写总额为3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75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相关证券以及1000亿美元的房地美、房利美债券,此举正式宣告美国进入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时代。在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实施以后,单从GDP总量来看,美国经济逐步复苏,到了2009年第四季度GDP总量就达到14.13万亿美元,基本回升到危机前的增长。但是QE1并没有如预期使得美国经济出现可持续性的增长,虽然失业率有小幅度的下降,但是从2009年第二季度直至2010年第四季度美国失业率一直在9.6%的高水平徘徊,美国经济仍然面临着深度疲软的国内需求和高居不下的失业率问题,而这也进一步使得美国经济复苏受到阻碍。再根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从2010年1月至11月,美国贸易逆差同比扩大20.4%,而贸易逆差状况的加剧将进一步阻碍美国经济的复苏。
在QE1的实施效果未达到美联储预期的背景下,2010年11月3日,美联储宣布决定在未来的8个月内购写600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并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0.25%的水平。时隔仅仅一年多,美联储再次宣布大举收购美国国债,意味着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的正式开启。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实施以来,美国高失业率问题有了显著的缓和,到了2012年第二季度已降至8.2%。但是8.2%的失业率仍与危机前

4.5%的失业率无法相比,而且美国总体贷款规模并没有明显增长。

于是

摘自:本科毕业论文模板www.shuoshilunwen.com

美国又在时隔一年后于2012年9月13日推出了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拟将每个月购写400亿美元抵押支持证券,并将继续维持0-0.25%的央行基准利率至2015年中期;美联储还将继续实施“扭转操作”,使用到期的短期债券收入购写长期债券。第三轮政策与前两轮相比有显著的不同之处,即此次政策没有说明总购写规模和执行的期限,目标之一直对准了就业市场,直到就业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并且由于QE3购写的全部是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BS),而不是国债,其目的之二是直接刺激美国房地产市场,将高企的抵押贷款利率降下来,以消除经济复苏的障碍。
QE3效果还未显现,美联储再次于2012年12月13日宣布推出第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每月采购450亿美元国债,替代扭曲操作,加上QE3每月400亿美元的的宽松额度,美联储每月资产采购额将达到850亿美元。除了量化宽松的猛药之外,美联储还称只要失业率不降至6.5%以下,通胀在1-2年预期内不高于2.5%,联邦基金利率仍将继续维持在0到0.25%的极低水平。从实质来看,QE4即是对QE3的一个补充,是为了弥补QE3扭曲操作结束后的450亿美元的经济缺口。
美联储一次又一次的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每一轮的实施效果也都不尽人意,因此我们需要来探究一下美国经济疲软的深层原因。作者认为主要原因有

二、一是失业是结构性失业,二是消费需求不足。

第一,结构性失业问题。美国推出四轮量化宽松政策要解决的最大问题就是美国高居不下的失业率,但是美国当前面临的失业是由于多年来实体经济向外转移导致的“去工业化”而造成的结构性失业。从本世纪初至金融危机爆发前夕,以中国等“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国快速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美国企业为了提高其全球竞争力并优化对全球资源的利用,加速了产业外移的步伐。由于缺乏足够数量的新兴产业来吸纳在产业外包后被削减的美国工人,结构性失业开始出现。1970年,美国实体经济和制造业分别占其GDP总量的50%和22.68%,而到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时,实体经济和制造业的份额分别下降至34%和11.67%。因此美国现阶段需要的是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模式的转型,仅寄希望于量化宽松政策,凭借降低国内利率增加投资,通过使美元贬值而增加美国出口,短期提高就业率等都是应对周期性失业的办法,而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美国经济存在的转型矛盾。
第二,个人消费支出增长缓慢使得美国经济难以实现可持续复苏。消费支出的复苏乏力以及住房投资的持续低迷造成了美国经济增长缓慢。长期以来,美国个人消费占GDP的比重都在70%左右,在美国经济走势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自2007年金融危机以来,纵观美国个人消费支出总额占GDP比重与前期相比的变化率,2008年第四季度达到最低值-5.1%,2009年量化宽松政策实施后的确有回暖的趋势,到了2010年第一季度恢复至2.5%,初步回到了2007年的水平。随后逐步增加到2010年第四季度的4.1%,但是进入到2011年以来,个人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又出现了上下波动的局面,2011年第二季度跌至1%,随后到2012年第一季度又上升至2.4%,第三季度数据再次下跌至1.6%。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美国消费者消费信心不足以及他们对美国经济增长的担忧。还有统计数据显示,危机前美国家庭储蓄率大约为2%,危机后的储蓄率曾一度上升至7%,目前在6%上下浮动。因此,消费者信心的走低和高储蓄率决定了美国个人消费增长将缺乏动力,因此造成了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也处于缓慢增长的态势。

摘自:学年论文格式www.shuoshilunwen.com

相关论文

美国美国量化宽松政策

【摘要】2012年9月13日,美联储宣布启动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受到各界广泛关注。量化宽松政策作为“非常规”货币政策,在对内层面多呈现积极。
浏览量:81491 点赞量:17852

通货膨胀,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经济影响

摘要: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使美国经济陷入了深度衰退,为了摆脱危机,挽救美国经济,美联储相继实施了两轮量化宽松政策,旨在提振美国经济。
浏览量:20382 点赞量:6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