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现状分析新媒体环境下信息能力状况怎么

〔摘 要〕进入到信息化社会,以手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在大学生的信息能力培养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并成为影响大学生信息接受的最重要媒介。作为新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接班人和信息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关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了解大学生信息能力的现状,分析新媒体对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影响,对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信息能力;习惯
1 大学生信息能力的概述一般认为,信息能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信息能力又可以称为信息素质,具体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信息搜集能力、信息行为能力和信息道德。信息搜集能力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反应度,即个体在了解、获取和吸收信息过程中所具备的能力。信息行为能力是指个体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的一种能力,这是一种动态的信息能力,是将信息由被动变为主动并能转化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信息行为能力包括信息选择能力、信息分析能力和信息利用能力。信息道德,是指个体在信息活动中应遵守的社会规范,它要求个体在从事信息活动中要注意规范和节制自己的行为,并努力使自己的行为有利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狭义的信息能力仅指广义信息能力的第二方面,即个体在信息活动中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关于信息能力,国内学者张素芳给出了较为全面的定义,即信息能力是社会成员在信息社会中进行各项活动时灵活运用各种方式,主要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来发掘、利用社会信息资源的能力,主要包括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利用能力、信息交流能力。本文将信息能力定义为个体在信息化社会中通过运用各种先进的信息接收设备和手段来搜集、获取各种相关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吸收、运用的过程中所具备的技能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具备的素质,即确保个体的信息活动符合社会的基本规范,并努力使自己的信息活动有利于社会发展,促进经济进步。据此定义,可以将大学生信息能力分为信息搜集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选择能力、信息利用能力和信息道德。
2 新媒体对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影响新媒体是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媒体而言的,是建立在高新技术手段支持下的媒体形态,主要有手机短信、微博、数字电视、数字杂志等高技术手段支持的媒体平台。新媒体环境就是相对于传统媒体所形成的新的公众传播环境,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具有影响范围广、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传播双向性、信息交流虚拟性、信息更新时效快、信息载体多样化的特点,这些新的特点对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产生的一定的影响。
2013年3月第33卷第3期现?代?情?报Journal of Modern InformationMar.,2013Vol.33 No.32013年3月第33卷第3期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信息能力的现状分析Mar.,2013Vol.33 No.32.1 信息认知方式的改变大学生正处于学习和丰富知识的时期,他们对新事物往往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接受新观念的能力也较强,自我学习和认知的能力也比较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各种新媒体不断出现,而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递并不仅仅局限于教师课堂传授、图书馆数据查找等传统的渠道,而是更多的依靠先进的信息手段和设备进行,这正好契合了大学生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心,他们往往容易接受这些新型的事物与观点。而新媒体下信息的传递同时还具有双向性的特点,即大学生在接受新事物的同时,还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传播新的信息,这就是所谓的信息传递的双向性。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信息认知不再是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地获取并参与其中,这有利于大学生主导并创造信息,对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影响与作用。
2.2 对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多数信息的发布都是通过互联网来实现的。而网络的虚拟性又使得人际间的互动与交流具有匿名性和隐蔽性,这些都与现实社会有很大的不同。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必须要遵守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否则就会受到批评和惩罚。在网络社会中,人际间的交往都以符号来代替,这种匿名性使得个人的信息得以隐蔽,个人的行为脱离了现实社会的约束,可以随意表达自己的意见,畅所欲言,甚至口出脏话,随意漫骂,传播虚检测信息而不用担心遭到道德的谴责,这就使得网络环境变得更加的复杂。各种虚检测的信息充斥于新媒体环境中,使得人们难以分辨真检测。然而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和人生观还不成熟的阶段,虽然生理方面已经趋于成熟,但是各项心理特征正处于发育阶段,对信息的辨别能力还有待提高,难以区分信息的真检测与价值,很容易受到外界所谓“合理”信息的诱导,产生从众心理,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与理解,接受虚检测信息,进而影响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3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信息能力的现状伴随着新媒体技术与手段的不断发展,相关的工具和应用产生,对大学生的信息信息认知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进而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必须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信息能力进行全面了解,掌握其信息接受习惯,才能“对症下药”,趋利避害,对其进行一定的引导。
3.1 信息搜集能力大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主要是指大学生运用信息搜索工

摘自:写毕业论文经典的网站www.shuoshilunwen.com

具,包括网络、图书、报纸等各种方法,对其所需要的信息进行收集和汇总的能力。它主要体现大学生对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的认知能力和大学生对于信息的正确掌握和分析认知能力。
图1 一天用于接触和阅读各种信息的时间 从图1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每天用于接触和阅读的时间都大于1小时,有38.6%的学生甚至用时大于2小时。这说明,当代大学生有较强的信息获取意识和信息搜集意识,对于信息有较强的敏感度。另一方面,在信息内容的搜集方面,有超过75%的大学生在信息搜集的过程中能够很快的把握所需信息的关键词或关键内容,并根据关键词进行快速的信息搜集与信息寻找,促进大学生信息搜集的速度的提升。如图2所示。从以上两个方面可知,大学生不仅有较强的信息搜集意识,同时也有较强的信息搜集能力,能够以较快的速度掌握信息搜索的关注检索词。这就可以大大提升大学生信息搜集能力的有效性与实效性,也体现了大学生信息能力的水平较高。图2 能否准确地提取所需搜索的检索词
3.2 信息选择能力大学生的信息选择能力是大学生在对信息搜集之后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和评价的能力。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和工具不断增多,获取的信息量也是在不断增大,信息有正面的,同时也有负面的,有有用的同时也有无用的,这些信息同时都会出现,所以大学生必须对这些信息进行全面的整理与评价,不能单一化的完全接受,更重要的是对已掌握的信息进行分析,去掉无用的信息,吸收有用的信息;对于正面消息和负面消息不能简单的判断,必须进行全面的整理和分析,判断之后再进行信息的吸收与运用。如图3所示。
图3 是否经常按一定分类整理您获得的信息 从图3可知,大学生在信息整理方面,有14%的大学生会经常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有35%的大学生有时会整理,17%的在大学生对信息不一定进行整理,28%的大学生很少不早不晚,6%的大学生基本不整理。由此可知,在对信息选择方面,当代大学生的部分能力较差,对于信息整理、信息评价没有意识,基本上是看到信息“能记住的就记着,不能记的就忘”,信息量巨大的,受个人认知的影响,其所吸收和真正理解的知识是有限的,真正对大学生有影响的知识也是有限的。信息选择能力主要包括大学生对于信息的整理能力、评价能力等,它们是大学生对于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有效使用和运用的基础。从以上的分析可知,当代大学生通过网络等方法获取了大量的信息,包括时事信息、学习类信息等,但是由于信息多、大学生缺乏信息使用意识,再加自身信息分析能力较弱,他们在使用过程中对于信息的分析与整理较少,无法通过信息本身看出信息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有用信息与无用信息同时吸收,使得部分无用信息占据了有用信息的空间,影响了信息使用的有效性;正面信息与负面信息相互交织,影响大学生对于信息的正确判断和有效认识。所以对于大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判断与选择,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大学生信息能力的提升。
3.3 信息分析能力信息分析能力是指个体对信息进行剖析、分解和研究的能力,是指大学生通过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剖析、考察和研究,并主动对信息进行思考过滤,让信息为我所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呈现出双向性的特点,大学生并不再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参与并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看法。而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他们的独立自主意识很强,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特征,不愿意接受各种束缚,往往愿意从自己的观点来理解和分析问题,并结合自身的专业特征来对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对获取的信息加以思考分析。这既符合了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同时可以看出新媒体环境下信息双向传播的优势,即信息不再是被动地被大学生接受,而是被积极的评论分析,并提出更有价值的信息,这对于信息的传播与发展也是很有利的。只有通过信息的分析,才能将信息转化为自己所能了解和熟悉的研究范围,为自己的实际工作打下更坚实的基础。从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方面来看,通过提高信息分析能力可以使大学生对信息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从而提高信息的实用性,使信息的作用落实到实际学习生活中去。
表1 对获取信息的运用的分析
是否会对获取的信息加以思考应用会,会有自己的看法不会,一般看过听过就算了完全不在意合计是否留意过获取的信息会非常留意 140332175不会特别注意42333710770完全不在意 12232055合计575393321000

摘自:毕业论文前言www.shuoshilunwen.com

从表1可以看出,有57.5%的大学生会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并且发表自己的看法,这说明,大学生已不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开始学会在信息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主动地对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并对信息加以自己的观点,将信息纳入到自己的学习生活范围中。而仍有39.3%的大学生仅仅听过就算了,并不会对信息加以思考应用。可以看出,虽然大多数大学生会有自己的看法,但是对大学生信息分析能力的培养工作仍然有待完善和发展。
3.4 信息利用能力信息运用能力是大学生信息能力的最直接的体现,它主要是指大学生对于信息的正确运用能力,如何将搜集到的相关信息进行吸收,然后运用到生活中。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主要呈多元化的趋势发展,大学生能够接受的能力是无限的,但是其吸收的信息却是有限的,如何充分利用信息空间对信息进行有效地利用是在多媒体环境下考验大学生信息能力的最重要的问题。
图4 您从网上得到的消息会在平时生活中向同学们提起 从图4可知,大学生对于网上所获得的信息,超过50%的学生会在平时生活中向同学们提起。这说明大学生所获取的信息是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有一定的实用性,同时也有一定的前沿性,能够在生活中加以运用;另一方面也说明当代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能够较准确地获得关于发展的各种信息,并能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3.5 信息道德信息道德是信息素养的灵魂,信息道德是指个体在信息活动过程中所应当遵循的道德行为规范和法律规范。它是大学生在使用信息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评价标准,它关乎大学生诚信、道德等本质问题,也是对大学生良好信息接受习惯与信息认知方式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促使大学生良好信息道德的形成。从表2可以看出,对于搜集到的资料,有20.5%的大学生是直接复制粘贴,在信息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信息进行必要的修改和整理;有44.7%的大学生对收集到的信息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修改的;仅有30.5%的学生会对知识进行一定的理解,然后用自己的话去表达。由此可知,当代大学生在使用信息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信息道德的问题,他们基本上是直接使用他人的话,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适当的修改,一方面没有体现大学生在思考后所表现出的自己的思想和想法,另一方面也没有体现出大学生的信息认知能力和信息处理以,容易导致不良的信息接受习惯和信息认知方式的出现。表2 搜索了相关资料后您是如何处理
处理方式频数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计
百分比
(%)直接复制粘贴20520.520.520.5在原有基础上修改44744.744.765.2理解后用自己的话表达30530.530.595.7多数不会使用434.34.3100合 计10001001004 结 论综上,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不再是有限渠道和被动接受,而是信息的不断交流与互换,个体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是信息的传播者。可以说,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来源渠道越来越广,个体的积极主动作用也被发挥到极致。作为未来信息化社会的主力,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关系我国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关乎社会发展与进步,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在大学生五种信息能力中,信息搜集能力是基础、信息选择能力是关键、信息分析能力是核心、信息运用能力是目的、信息道德是保证,五者缺一不可,在对大学生进行信息能力培养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这五项能力,促进大学生信息能力的提高与全面发展。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4.1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信息搜集能力强大多数大学生都有较强的信息搜集意识,会运用信息搜索工具,对其所需要的信息进行收集和汇总。由此,作为具有独立自主意识的新时代大学生,他们不仅对信息有较强的敏感性,同时也会独立地去搜集对自己有用的各种信息。作为大学生信息能力培养最重要的基地——高校,可以通过开设一些信息搜索和信息分析的课程,引导大学生进行规范的信息搜索与培养,促进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规范和提高。
4.2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信息选择与分析能力较弱许多大学生对所搜集到的信息没有进行深入的剖析、分解和研究,并加以吸收,运用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去,这就使所搜集到的信息并得毫无意义而言。大学生搜集信息最主要的目的是将信息最终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之中去,而不是仅仅的浏览而已。因而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信息能力培养的同时,信息搜集能力的培养只是基础,最重要的是要积极的引导大学生学会对所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并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信息的归类和整理,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4.3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信息道德有待提升新媒体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在为大学生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信息道德问题。一方面新媒体创造的“虚拟社会”使大学生可以在其中全面展现自我,打破了各种束缚,使得一些垃圾信息、虚检测信息等污染了网络环境;另一方面新媒体开辟了新的信息道德监督领域,如信息的知识产权、信息的使用权等都需要一定的社会准则和道德标准进行约束。但是大学生在使用新媒体的环境中,缺乏一定的信息道德观念,在信息认知的过程中无法进行有效判断,容易出现传播垃圾信息、侵犯知识产权等违反信息道德的行为。高校在大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引导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信息素养,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作为大学生自身,要与时俱进,努力学习新媒体环境下的各项信息技术,积极地参与各项信息的互动,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信息能力;同时还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学会对网络上的信息作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抵制不良信息的干扰与诱惑。
参考文献
张素芳.信息能力定义刍议[J].图书情报工作,1998,(12):16-18.
张晓燕,许叶萍.当代大学生信息接受习惯的影响因素分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37-140.
[3]薛静,张玲.浅谈信息素质与大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4,(4):54-60.
[4]丁凯,刘志成.网络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5-87.
[5]李友诚.浅谈新信息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途径[J].焦作大学学报,2008,(10):91-93.
[6]邢方,张林.网络技术环境下的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

摘自:毕业论文格式范文www.shuoshilunwen.com

装备,2010,(23):164-168.
[7]张意柳.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缺失与对策[J].现代情报,2006,(5):197-199.
(本文责任编辑:王 涓)

相关论文

关于新媒体环境下语言道德建设

新媒体是指相对于书信、电话、报刊、广播、电影、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怎。
浏览量:45311 点赞量:10966

关于新媒体环境下加强生命观教育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已广泛渗入到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交流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新媒体技术为载。
浏览量:145388 点赞量:31438

教学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摘 要: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带来良好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当前,新媒体环境下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既取得。
浏览量:33839 点赞量:9064

新媒体环境下图像教育应用探究

现代传媒转变了传统的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被称为“印刷资本主义”的早期现代传媒逐渐被电子媒介所替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甚至认知世界的。
浏览量:15414 点赞量:4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