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于信息化平台高校多校区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摘要:从学生管理中存在的困惑出发,研究多校区高校学生工作,发现周边环境的复杂性、管理成本上升、校园文化缺失、学生心理不足突出是目前多校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不足,并以南京邮电大学的学生工作为例,提出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多校区高校学生工作管理模式,也就是依托信息化平台,通过各模式间相互作用,形成完整而动态的系统,共同致力于多校区学生管理工作,使学生自主管理、自我定位、自炼提升。
关键词:信息化平台;多校区;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1-0233-02

一、高校多校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产生的新不足

当前,我国高校的多校区办学面临着距离远、运作成本高、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和重组、领导和师资力量分散、办学质量受影响等等不足。而在学生教育和管理上,存在以下比较突出的矛盾和不足:
1、高校周边环境的复杂性带来的不足。高校周边环境,是学生经常接触的环境,对高校大学生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有着直接影响。新校区往往建在郊区,远离繁华闹市,缺乏都市气息和氛围,道路交通等市政设施有待进一步规划和建设。由于新校区仍在建设中,校园内能提供给大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的场地、设施有限,使学生接触社会、参与生活实践的机会大为减少,这种特殊的社会外部环境,使新校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遇到了新的困难和挑战。
2.管理成本大幅上升带来的不足。就新建型多校区大学而言,其新建校区由于各种客观理由大多位于城市校区,远离城区,给师生员工在各校区之间的活动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使运行成本大幅上升,包括交通成本、通信联络成本以及管理成本等。以笔者所在南京邮电大学为例,南京邮电大学现有三牌楼校区和仙林校区,师生员工主要搭学校班车,每天往返23个班次(高峰期每个班次4~5辆车),学校每年在校车运行上需支付相当大数目的费用,这还不包括校级及各学院各种学生活动交通费用开支。2009年12月学校进行了革新,发放交通补贴,实行付费乘车(4元/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交通车运行效率,但运行频率没有减少,依然每天往返23个班次,交通运行成本没有得到相应的减少,反而给师生们增添了很多的麻烦。
3.校园文化认同与归属缺失带来的不足。多校区的校园文化是在继承和保留原有文化中适应新校区发展的积极的、有益的成分,在原有不同文化的基础上比较、提炼、吸取、融入,建立新校区统一的思想文化、行为标准、价值取向的过程。由于新校区硬件设施的不完善突显了人文设施的滞后,开展活动条件有限,学术文化活动少,缺乏高校那种浓厚的科研学术气氛和历史文化底蕴,学生缺乏与都市文化、校园文化的碰撞与冲击、交融与渗透,不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新校区的学生缺乏对校园文化精神的认同感和归属意识,而认同感和归属意识是学校形成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根本保证。
4.学生心理不足突出。新校区一般与老校区有一定空间距离,这种距离的存在把新校区变成被隔离的小社会,这使新校区学生从大学生活中获得的信息量明显减少,延缓了学生的成人化进程以及心理上的健康成长。身处新校区的大学生,缺乏与老师的更多的沟通,缺少老师的帮助,无法通过师生的交流来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处事能力,因而面对多元化选择时,往往显得茫然无知,甚至出现心理障碍。

二、基于信息化平台的高校多校区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南京邮电大学是典型的多校区高校,有仙林、三牌楼两个校区,同时也是一所以信息学科为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在新校区刚开始启动阶段,也遇到了上述的困境,但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南京邮电大学学生工作部门发挥信息学科特色,摸索出一套具有我校特色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即基于信息化平台的高校多校区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也就是依托信息化平台,通过各模式间相互作用,形成完整而动态的系统,共同致力于多校区学生管理工作,使学生能自主管理、自我定位、自炼提升。近几年运行以来,效果良好,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建立统一的网络模式。要在多校区学生管理上实现高效率,必须建立统一的网络模式,实现工作目标、工作思路和工作策略毕业论文的统一,网络总模式是对各级、各块子模式进行指导、兼顾的各种因素的有机系统。在多校区环境出现伊始,南京邮电大学学生工作部门充分发挥信息网络技术的优势,抢占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立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多校区教育管理模式,该模式分为,一级为学生工作主管部门、二级为学院学生管理部门、为各小班。
2.分设多种形式的子模式。面对多校区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结合校园网络的政治性、思想性、导向性、理论性、亲和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分设一系列的子模式,有效而又富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笔者所在的南京邮电大学,通过搭建学生工作的信息化平台,利用校园网络把分散的校区连接起来,建立起快速、畅通的渠道,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和学院网站了解学校、学院的各种动态消息,跟踪学校学院教学、科研、管理、怎么写作的最新信息,设立多项为学生怎么写作的项目如网上选课、网上报名、就业信息、奖贷学金评选、网上党校、心理咨询、校院领导信箱等,实现跨校区网上办公的可能性。目前,南京邮电大学大力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并已取得显著效果,设立网络评价子模式、网络党建子模式、网络学团子模式、网络教务子模式、网络就业管理子模式、网络资助管理子模式、网络心理咨询模式,全面实施新型的学生管理战略。
3.开辟网上互动空间,建立校园网络文化。面对网络时代的机遇和挑战,笔者所在的高校抓住时机,把校园文化的主旋律通过校园网络传递给广大学生,另一方面,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把现实生活中学生组织的活动生动地映射到网络上,形成网上互动空间,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南京邮电大学早在1998年就有校园BBS,几乎每个师生都有,该BBS由专门部门管理,信息的更新与可信度得到了可靠的保证,通过BBS发布的校园信息阅读量均达到理想效果,累计访问次数已达5000万次。
4.提高学生管理人员的工作技能,更好地为学生怎么写作。全面推行信息化平台,首先要更新管理理念,提高学生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素养。根据学生工作的特殊性,通过相关理论学习和技术培训,多渠道、多形式加强学生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以学校信息化平台为主,辅以人人网、群、MSN、飞信等网络信息平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是加紧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学生信息技能的训练。根据相关调查,大多数大学生上网只停留在网络聊天、观看影视和游戏上,因此要因势利导,创造更好的条件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做学问、做研究,使学生在掌握各种信息技术的同时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文化科技素养和人文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侯慧君.探索新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4).
吴远,秦启轩.多校区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03,(1).
[3]郝英杰,李文良.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浅谈[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增刊),2002,(3).
[4]郭群.高校新校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的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4):231-232.
注:南京邮电大学2009年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小露(1978-),女,江苏泰州人,现任职于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相关论文

简谈艺术类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img src="www shuoshilunwen com UploadFiles 2014-02 2 20142140618142200 jpg" alt="探索艺术类专业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摘要】近年。
浏览量:21302 点赞量:6002

优化北京高校体育教育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革新全面推进和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我国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给学校发。
浏览量:131986 点赞量:29009

简论关于高校图书馆对学生资料管理一般

摘 要:本文在探讨了高校图书馆面对学生资料管理的一些看法后,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非书资料管理的缺失、没有完善的管理模式,管理。
浏览量:12491 点赞量:4772

学生,教育管理,高校音乐教育管理革新

【摘 要】音乐教育管理方式的好坏影响音乐教育质量的高低,为了适应音乐教育的迅速进展的要求,传统的音乐教育管理方式有待于的革新。我国。
浏览量:144566 点赞量:31429

关于导生制应用于新校区学生事务管理调查

摘 要:“导生制”在大学新校区学生事务管理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相关的调查研究却很欠缺。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对南京市仙林、江宁和浦口三个大。
浏览量:84140 点赞量:19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