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浅见国学概念之浅见

内容摘要:国学,在历史中几经沉浮,今天却依然焕发出了迷人的光彩,变成了一个热门的话题。但是,对于“国学”这一概念的定义,却众说纷纭,没有严格统一的界定。本文主要从历史中的发展和现代化的定位这两个方面对国学的概念作出梳理和阐释,试图求得对“国学” 这一概念更好的理解和把握。
关键词:教育机构 学术文化 新国学
一个民族的文化史,即一个民族的灵魂史,“国学”,承载着中华民族命运的兴衰起伏,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与道德价值观念,当属“中华之魂”,在历史中虽然几经沉浮,却依然生生不息、历久弥新,在今天其生命力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激发。然而对于“国学”究竟所指为何物这一问题,大家却依然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答案纷纭得很。对国学概念的发展演变进行梳理,既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把握国学的底蕴,又可以让我们更加明确国学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意义。下面仅就国

源于:论文结论范文www.shuoshilunwen.com

学概念的发展演变及现代的定位加以简单的梳理。

一、历史中的界定:国学是什么?

《现代汉语词典》对国学的解释是:(1)称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等。(2)古代指国家设立的学校,如太学、国子监。⑴其实,纵观历史,“国学”一词的内涵在历史的长河中是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现代汉语词典》所阐释的这两层意思,就国学的内涵而言是伴随着历史呈现递进状的,并非是并列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对国学概念的界定,表面上来看是一种学术问题,究其实质则包含了更丰富的内容,中华民族在历史中的意识形态、权力形态及精神状态等都蕴含在其中。

(一)国学:指称国家设立的教育机构

据历史记载,“国学”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这一著作中,《周礼·春官·乐师》:“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孙诒让在《周礼·正义》中对“国学”所做的解释是:“国学者,在国城中王宫左之小学也。”⑵以此为发端并在先秦时期延续下来,国学主要是指国家所办的“贵族子弟学校”,并且属于“小学的系列”。此后自秦朝的焚书坑儒至西汉早期的休养生息,社会上没有私家的学府亦没有官办的学府,在此阶段,“国学”一词,基本无所可指。至西汉早期,社会上流行老庄的思想,至汉武帝时期,伴随着国力的强盛,思想也渐趋统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家的学问定位一尊。汉武帝采用了董仲舒提出的“天人三策”,其中一条即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⑶,于公元前124年,在长安设太学,主要讲解儒家的经书。自汉武帝时期至隋朝,太学一直是国家所设的重要的教育机构。与此相适应,“国学”一词,在此阶段主要指的就是“太学”这一国家所设的教育机关。自隋至清,国子监大兴,成为国家最高的教育机构,统领太学,有的朝代在国子监中设太学,有的朝代,则没有太学。在此阶段,“国学”主要指的就是国子监。
综上,“国学”一词,自先秦至清朝,主要指的就是国家所设立的教育机构,教育机构不同,其所指便也不同,伴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步由小学演变为了高等的学府。

(二)国学:指称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

1840年爆发的战争,摧毁了中国的封建王朝,也曝露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学术的落后和愚昧,迫使中国步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面对着社会政治、历史、文化的转型,先进的国人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改良之路,在向西方学习技术的同时,也引进西方的文化,更新我们传统的学术文化。。人们将所引进的西方的学问称为 “新学”或者“西学”,与此相对,中国传统的固有学术,则被称为“旧学”、“国粹”或者“国学”。王淄尘先生在《国学讲话》中曾经描述了这一状况:“庚子义和团一役以后,西洋势力益膨胀于中国,士人之研究西学者日益众,翻译西书者亦日益多,而哲学、、政治诸说,皆异于旧有之学术。于是概称此种书籍曰‘新学’,而称固有之学术曰‘旧学’矣。另一方面,不屑以旧学之名称我固有之学术,于是有发行杂志,名之曰《国粹学报》,以与西来之学术相抗。‘国粹’之名随之而起。”⑷1906年9月章太炎先生在日本的举行了“国学讲习会”,并且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国学振起社,指出国学所包含的主要内容为:“(一)诸子学;

(二)文史学;(三)制度学;(四)内典学;(五)宋明理学;(六)中国历史。”

至此,不难看出,“国学”一词较之古代已经有了本质的改变,由“教育机构”,变成了“传统的学术、文化”。然而,究竟所指的,是哪一部分的传统学术和文化,却依然没有严格的定义。大致来看,主要有广义和狭义这两种解释。
广义的国学概念,涵盖了《四库全书》的经史子集,指的是中国所有的历史文化,包括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所有古代可接触的范畴。邓实先生在1906年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⑸无独有偶,胡适先生在《<国学季刊>的发刊宣言》中指出:“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 ⑹国学大师吴宓也持类似的观点:“兹所谓国学者,乃指中国学术文化之全体而言。”这一些观点全部都指向了广义的国学,将国学定义为中国所有的学问。
同样指学术思想,“国学”一词,到了章太炎先生这里,则有了规模上的改变。章太炎先生在其《国学概论》中称:国学之本体是经史非神话、经典诸子非宗教、历史非小说传奇;治国学之方法为辨书记的真伪、通小学、明地理、知古今人情的变迁及辨文学应用。⑺按照章太炎先生的观点,“国学”一词主要指的是《四库全书》中的经和史,即中国传统的历史和哲学思想。这一观点,较之前面所述的广义的观点,已经明显得缩小了规模。
广义和狭义的国学概念没有质的差别,指的都是学术和文化,狭义的专指其核心,广义的则扩大了规模,包括了其核心和外延。从根本上来说,广义和狭义的国学概念是交融在一起的,无法直接区别开来,只是规模和范围不同而已。

源于:毕业论文致谢怎么写www.shuoshilunwen.com

相关论文

浅见物理概念教学之浅见中心

物理概念是教学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学好物理的核心 目前,有的教师讲概念时,一提而过,急于搞习题的计算;还有的教师把讲物理概念变成语。
浏览量:45325 点赞量:10863

教学小学数学课堂预设和生成浅见

理想的教学是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的精彩往往来自精心预设基础上的绝妙“生成”。当“无法预约的精彩”成为一句熟语后,课堂中那些极富“生。
浏览量:132558 点赞量:28786

语文,把生活引入语文教学之浅见

社会时时是语文课堂,处处有语文信息。生活本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不到生活的源头活水中去学习语文,不为生活而学习语文,语文就失去了生。
浏览量:9790 点赞量:3790

实验,关于上好电子实验课1点浅见写作

电子实验教学是验证巩固所学论述,启发思维,开发智力,培养学生实际技能的措施。一堂好的实验课,使学生有了很强的感性认识,增强了学习兴。
浏览量:16384 点赞量:5373

高等幼儿师范学校班级环境教育之浅见

(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摘 要: 环境教育是通过教育手段推动全人类认识、关心环境及其有关理由,促使个。
浏览量:47298 点赞量:11738

阅读,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指导对策浅见

高中生对扩大英语阅读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教师,抓住学生学习的契机,赋予学习的金钥匙,引导博览群书 激趣导读,精选阅读 高中课文所承。
浏览量:35169 点赞量:9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