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中官僚政治现象

【摘要】件是当前人民内部矛盾日益尖锐的极端表现,同时也是公民意识和权利意识增强的体现。在几乎所有的件中,政府的官僚主义对事件产生了直接或者间接的推波助澜作用。以官僚政治为新视角,对件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有益于及时解决社会矛盾,有助于科学防范、化解和处置件,有利于政府角色的重新定位和转变,有裨于转型社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件 官僚政治
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利益日趋地方化、群体化和个人化。诸如,2008年云南孟连事件、贵州事件、2009年湖北石首件、广东增城事件和乌坎事件等一系列较大规模的件。信息通讯和网络的通达,也使得利益表达的方式呈现出多样化形态。件发生的也规模越来越大,造成的损失越来重,影响也越来越深。学术界对件的研究焦点多在于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对事件进行反思和总结,以期得出合理的预防机制和事后科学的处理机制。
笔者认为,对于件应采取预防为主,事中制约为辅,事后妥善解决的思路,重件中的官僚政治现象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shuoshilunwen.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在将其防范于未然,消灭事件产生的理由才是处理事件的最好策略。前人对件的成因多从制度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物理学角度进行分析,对件的官僚政治因素鲜见报道。本文试图对件的共性成因 ——官僚政治,进行深入分析,对件的防治提供一个新途径。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件
“群体”,词典一般解释为“本质上有共同点的个体组成的整体”王战军在对中外学者的比较中,总结出对件的七种界定,并最终同意第七种界定,即所谓件,是指某些利益要求相同、相近的群众或者个别团体、个别组织, 在其利益受到损害或者不能得到满足时,经过酝酿,采取不当方式寻求解决理由,并产生一定社会危害的非法集体活动。美国社会学家帕克在《社会学导论》一书,最早从社会学角度定义“集合行为”,认为它是“在集体共同的推动和影响下发生的个人行为,是一种情绪冲动”。戴维·波普诺也指出, 集群行为“是指那些在相对自发的、无组织的和不稳定的情况下,因为某种普遍的影响和鼓舞而发生的行为”。

(二)官僚政治

官僚政治一词来自法语bureaucratie。18 世纪的法国重农主义学者维森特·德·古尔内最先用bureaucratie 来批评法国政府的垢病,并在亚里士多德经典政体分类的基础上提出官僚政治是一种不同于君主制、贵族制、制的新的政体形式。马克斯·韦伯认为,官僚制是一种以区分权威和权力为基础,以合理分工、等级制、非人格化、专业培训、人事制度、技术化为原则的适宜现代社会的组织形式。马克思.韦伯把组织形态分为“神秘化的组织”、“传统的组织”和“合理化- 合法化”的三种权威合法化的形式。马克思则认为,官僚政治是存在于封建社会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明显带有专制主义的印记。同时,官僚机构与国家机器是被包含与包含的关系,它是国家行政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并不是国家机器的全部。因此,马克思认为,官僚机构既秉承了国家机器所共有的共性,又具有其独特的个性。
王亚南将官僚政治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技术层面的官僚主义作风;二是社会层面的官僚政治,即政府权力把握在官僚手中,官僚有权侵夺公民的自由。同时,指出官僚政治是专制政体的副产物和补充物,它只存在于封建贵族政治向资产阶级政治过渡的历史时期。在谈到中国官僚政治的表象时,王亚南先生讲了中国官僚政治的三个特征,一是延续性;二是包容性;三是贯彻性。在此书的最后,王亚南指出中国官僚政治的前途,提出了中国官僚政治消失的条件,并且强调,官僚政治的褪去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具体时刻的骤变。
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指出,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体制中,存在不少弊端,从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弊端就是之一官僚主义现象。官僚主义是一种长期存在的、复杂的历史现象,它主要表现为:高高在上,滥用权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好摆门面,好说空话,思想僵化,墨守成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拖拉,不讲效率,不负责任,不守信用,公文旅行,互相推诿,以至官气十足,动辄训人,打击报复,压制,欺上瞒下,专横跋扈,徇私行贿,枉法,等等。这无论在我们的内部事务中,或是在国际交往中,都已达到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

二、件中的官僚政治

(一)浅层次的技术层面官僚作风

(1)官员官本位思想的病态发作。“官本位”一词最早出现于20 世纪80 年代,相对于经济学专用名词——“金本位”而被广泛应用。“官本位”是一种以官价值至上、官真理至上、官利益至上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文化。具体说,就是一种以官为本、以官为尊、以官为贵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意识,它把是否为官、官职大小当作人生的最高价值追求和评判人生价值大小及个人地位与作用的标准。其中,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惟上是从是这种思想意识的外在表现;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结、权钱交易是这种思想意识支配下的具体行为。
件中,地方政府官员最初都想尽快息事宁人,采取简单粗暴的行为将事件压下去,而不是真正的想了解群众的诉求,从根本上妥善解决事件。因为在地方政府和官员心中,保住官位,维护政府形象永远是第一位的。在现行的政治体系中,各级地方政府是受上级政府领导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和行政问责制,一旦出现件或者具有规模的骚乱,一把手和政府行政首长均要受到牵连,地方政府的考核成绩也会大打折扣。因此,不难推定各个地方的政府会在件初期采取何种处理方式。
(2)政府在GDP面前的醉态表现。2008年,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发生一起群体性突发事件,执行任务的民警被不明真相的500多名群众围攻、殴打,冲突过程中,民警被迫使用防暴自卫,2人被击中致死。该事件表面上看是警民冲突,实质上是胶农与企业的经济利益长期纠纷所引发的一起较为严重的群体性社会安全突发事件,是人民内部矛盾在特定条件下的集中表现。广东乌坎事件中查出的集体土地被当地政府和村干部在未经村民许可甚至是不明情况下被租赁或者卖给企业开发商等丑闻,使政府的公信力大为下降,事件的事态也逐步升级,这些都是当地政府和村干部在片面追逐GDP的增长中埋下的地雷,是放纵经济的不良发展产生的必定结果。正如汪洋的指示:“乌坎事件的发生有其偶然性,也有必定性,这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 长期忽视经济社会发展中发生的矛盾积累的结果,是我们工作‘一手硬一手软’的必定结果。”
(3)“一把手”的“隐身”和相关领导的搪塞。在件发生的初期,如果“一把手”或者行政首长能第一时间站出来及时公开信息,妥善制约事态发展的话,件就不会继续发生,或者至少不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尤其是在多次件中,往往第一个站出来与民众对话都是地方政府的副职领导,很难受到人民信服。

(二)深层次的社会层面官僚政治

(1)滥用职权与官(政府)强民(社会)弱。在件中,滥用职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官员的滥用职权和腐败等行为是造成件的主要理由之一。例如,广东乌坎事件中,原村支书和村主任(严格作用上讲,不算官,但村干部确实是最基层公权力的代表,在老百姓眼中就是官)欺上瞒下,擅自或者伙同他人代表村集体组织将集体所有的土地出售给开发商和企业,这已经属于严重的滥用职权。
中国又是一个经历了漫长封建君主专制的社会,“官老爷”与“草民”的臣民思想根深蒂固,加上现阶段我国化水平低下,市场经济发展不够充分,法制尚不健全,法治观念虽深入人心,但整个社会仍然还未过渡到公民社会,仍有人治色彩的旧迹,是强政府弱社会低公民的目前状况。
(2)滥用警力强压民意的表达。中国的群体事件和国外的游行有着很大不同,国外的游行至始至终基本上是和平的,没有件的发生,而中国的件却总会有人流血受伤,甚至死亡,其中很大一部分理由是政府滥用警力对件进行粗暴打压。2009年的湖北石首事件中,警方对尚未查清死亡理由的涂远高的尸体试图强行搬运,与死者家属和现场民众发生激烈争夺与冲突,造成警民双方互有受伤,事态一度失控。再如,2010年发生的广东河源件,警方在做死者家属工作未果后于当晚逮捕了两名事件的主要骨干分子,引起村民的不满,随即引发警民对峙和武力冲突。
(3)息、打压舆论和歪曲事实侵夺公民的知情权。正是由于担心丢掉“乌纱帽”和保住政绩,在件发生之初,地方政府和官员总是千方百计息,试图迅速降火,或者不允许媒体进入事件现场了解情况和相关报道,甚至还利用宣传部门进行粗描淡写和含混不清的报道,模糊事情真相,最后还给事件贴上恶劣的政治标签,企图进行强压。这是严重侵犯公民知情权的行为,把老百姓当小儿进行随意糊弄。
(4)尚待健全的法制体系和亟需增强的法治意识。健康的社会应该是公民和政府都在法律的边界内活动,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公民和政府都要有法治观念,才会有法治的行为。现阶段,我国公民素质逐步提高,公民意识逐渐增强,法治观念日趋牢固,政府也正向法治政府转型,总体来说公民和政府的法治意识是在不断累积的。但是,个别政府官员,尤其是地方政府领导脑袋里装的还是“父母官”的陈旧思想,认为自己是官是领导,一切指挥和权力都要围绕自己,法治意识淡薄,成为件中官民对立的主要理由。

(三)解决件中官僚政治现象的路径分析

(1)加快推进怎么写作型、法治型和阳光型等政府的建设。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怎么写作型政府建设,实现政府职能转型,从管治型向怎么写作型转变,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定结果,也是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怎么写作的意志在政府中具体贯彻的最好表现。法治型政府则是将政府的权力关进法律的牢笼,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最高表现。同志曾说过:“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政府手中掌握着巨大的公权力,是对公民权利构成的最大威胁,只有加快推进法治型政府建设,才能使政府的活动和官员的言行严格依照法律开展,才能从源头上掐灭官僚政治的萌芽。阳光型政府的建设是继怎么写作型和法治型政府之后,提出的对政府更高一层的建设目标和要求,它强调公开政府信息,保障公民知情权和监督权,例如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和公开三公经费等。怎么写作型、法治型和阳光型政府并不是孤立片面的,而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是一个事物的三个面,不可只顾其

一、荒废其二。

(2)加大惩腐力度,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队伍。官僚政治中最令人无可容忍也是最大的危害就是腐败,可以说,腐败理由是政府公信力下降的首要指标,正如总书记在十八届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短暂的讲话中指出:“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理由,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全党必须警醒起来。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十八大报告中,用“致命伤害”,“亡党亡国”来警示腐败理由的潜在危险。就在十八大的第三天,在十八届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件中的官僚政治现象相关论文由www.shuoshilunwen.com收集,如需论文.时,又以“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之说警示官员,并强调“腐败理由越演越烈,最终必定会亡党亡国”。同志也曾明确指出:“基本的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当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队伍是克服官僚政治的内因之一。
(3)尝试政府主导、公民参与和社会互动的新型社会合作治理方式。有学者指出,构建“地方公共治理、跨区域的府际合作治理、官民合作治理、社区公民治理”四者有效衔接与良性互动的“大治理”模式,是有效预防和减少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公共理性诉求。政府的权力收到限制,公民能平等地参与到公共治理,官与民能有效互动,件中的官僚政治现象就会大大减少,从而使原本加速升级的件得到缓解和制约。
三、结语
官僚政治无处不在,时刻侵略着执政党的执政受命,它的存在使得件的发展添火加薪,必须予以重视。加快推进怎么写作型、法治型和阳光型等政府的建设,加大惩腐力度,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队伍,尝试政府主导、公民参与和社会互动的新型社会合作治理方式,是治疗件中官僚政治现象的一味良药。
参考文献:
[1]陈敏斌.浅析韦伯官僚制对我国行政管理的启迪[J]. 中外企业家. 2011.
[2]项佐涛. 马克思对官僚政治的批判研究[J].科学社会主义. 2012.
[3]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4]吴灿新.官本位意识是和谐社会的宿敌[J].嘉应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2006.
[5]杨根乔. 当前“官本位”对干部队伍的危害及治理[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2010.

相关论文

预防和处置件中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一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风险高发期”。件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速呈现上升趋势,规模越来越大,并产生。
浏览量:10393 点赞量:3730

政治现象性

阿伦特认为,显现在人类面前的任何事物都属于现象(appearance)世界,都属于现象性。不同于笛卡尔的“我思”哲学——认为世界的一切都在我思中。
浏览量:139717 点赞量:29118

分析官僚中国官僚政治传统文化批判

摘要 政府作为历史最长、结构最庞大的社会组织,其组织结构、组织内部的人际互动以及政府组织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的建立,与一个民族的传统文。
浏览量:144182 点赞量:31310

阐述朋党官僚浅评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现象

摘要:朋党政治是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诸多学者的目光和孜孜不倦的探讨。朋党虽然已经是过去式,但朋党的一些思想和人文。
浏览量:12398 点赞量:4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