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媒介微博概念与媒介特点

摘要:本文论证了微博的概念,并对其媒介特征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微博;概念;媒介;特征
: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231-01

一、微博的概念与发展

微博(micro-blogging)一次源自词缀“micro-”,意在强调微小简短的,这由个人博客(blog)衍生发展的一种自媒体形态,“用户可以通过手机、IM(如、MSN、Gtalk等)、Email、web等方式向个人微博客发布短消息,文本内容通常限制在140字符之内”,并且随着3G终端的大众化,平板电脑等客户端亦成为微博信息发布非常大众化的平台。最早提出微博客理念的人是埃文·威廉姆斯(EvanWilliams),他于2007年3月创办的微博客twitter(中文称:推特)是世界上最早提供微博务的网站,是利用无线网络,有线网络,通信技术,进行即时通讯的微博客典型应用。用户可以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以片段的方式发送到个人微博上。只言片语的表达或是情绪宣泄,灵感突现的记录或是随手转发,抑或是自娱自乐的消遣,都展示在公共领域,每一位进入公共领域的受众都有接触、发布微博信息的机会。
由于twitter在中国大陆境内尚未开放使用,我国于2007年5月12日出现了首个微博网站饭否。此后,相继诞生的叽歪、嘀咕、新浪微博、网易微博、腾讯微博、人民微博等微博网站都和Twitter的用户界面、发布方式等有一定程度的相似。其中以2009年8月新浪微博内测版的推出为转折点,我国迅速掀起了一股微博热潮。

二、微博的媒介特征

除了具有海量性、即时性、多样化等传统互联网传播特征之外,微博的传播方式趋于简单、碎片化、节点化、社交网络化的特征,其节点传播的特征更被认为是微博的核心概念。

(一)简单传播

微博是目前互联网传播中唯一限制信息发布篇幅的媒介应用,许多复杂的信息被浓缩在140个字以内,除了在微博中给出其他链接的信息发布之外,大多微博信息的发布和接收都是简单、清晰而直接的。在传播过程中,很容易因为篇幅的限制造成对复杂事实的单一描述,或者造成重要新闻事实的遗漏,导致传播信息不够清晰,从而容易滋生谣言,或新闻事实的某一点被微博无限放大为舆论焦点。微博的简单传播是相对的,这里的“简单”其实更可以理解为一种“直接”,比如传播中,通过转发微博的方式进行的信息发布,因为简单的传播过程和一键化的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传播中的噪音,通过许多人再传播后的信息依然保持原貌,受众能够更直接的接触到原始消息源。

(二)碎片传播

被分成许多简单小片段的微博信息,其传播方式主要是碎片化的,这不仅体现为用户传播、接收微博信息的碎片化,还体现在用户使用微博时间的碎片化上。在大多数微博用户的信息发布之中,更多的是发布当时的所见、所感、所思,因此,这样的微博信息大多是前后没有逻辑联系,个人而感性的小片段。微博信息的碎片化造成了信息的跳跃,覆盖更广的范围,不精确但更生动、丰富。而微博用户使用微博时间的碎片化意味着用户将许多闲暇的等待时间投入到微博使用当中,并且由于移动终端的新信息提醒功能而实现全时化即时互动。用户可能因为无聊、等待、无所事事而产生微博信息接触,但是这短暂的接触却因为微博内容的碎片化让接受者阅读广泛的信息,他们不需要耗费过多精力理解那些信息,只是了解、娱乐,或者社交。

(三)节点传播

自媒体的这个特点在博客时代已经被大众强烈的感知到了,由于微博具备手机、电子邮件上传的功能,“用户不必坐在电脑桌前,便能实现与网络的联通。从微博客的发送特性上来看,微博客具备了4A

源于:硕士论文www.shuoshilunwen.com

的元素(Anytime,Anywhere,Anyone,Anything)”。节点传播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在于打破了传统媒体构建的信息传播“中心化”结构,改变了“中心向外辐射”的信息流动模式,建构起“去中心”的扁平式的网状结构。由此,高度垄断的话语权开始向大众回归,“草根”重获了向世界发言的权利,并且由于使用人群进一步扩大,及时转发、评论大大的激发了用户的参与程度和信息传播的速度,节点的活力和创造力也是之前的自媒体不能比拟的。

(四)社交网络

各种各样的在线社会网络工具的应用给微博注入了新的活力,微博用户即时更新发布的简短文本会提及他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的那些正在发生着的小事,比如他们正在读什么,想什么,经历什么。这不仅能让群体智慧的结果被大家共享,微博用户的朋友圈自主的过滤信息传播内容、引发共同行为,并且能进一步提高信息灵敏度、扩大社交圈子,“将来会出现强大的群体决策、复杂的众包协作、个性化的信息门户等”。微博用户在社会网络里的身份可能是实名的,也可能是只有好友才知道的,但无论是否实名,维系用户之间的关系是真是存在的,“社会网络将人的社会关系平移到网络上,参与者的社会信用难以查重、且易显性化,因此社会网络演化的核心是建立合理的利他惩罚机制。”除了人际网络的构建与维护、口碑效应的放大,在各类微博事件中,其社会网络的组成也是人们得以挖掘信息的线索。
参考文献:
孙卫华,张庆永.微博客传播形态解析[J].传媒观察,2008.
喻国明,欧亚.微博:一种新传播形态的考察——影响力模型和社会性应用[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5):3.
[3]孙卫华,张庆永.微博客传播形态解析[J].传媒观察,2008.
[4]刘扬.微博客:自媒体时代的话语快乐[J].今传媒,2010,(1).
[5]王煜全.微博里的社会学(二)[J].互联网周刊,2011,3(20).

相关论文

谈谈受众微博广告受众心理特点生

【摘要】微博具有传播主体平民化、多媒体综合化、内容碎片化等特点,因而拥有众多的用户,也为广告的发布提供了新的平台。本文对微博广告受。
浏览量:20766 点赞量:6102

谈谈社会媒介微博文化

摘要:微博本身所具有的微动力,引起了范围极广的微革命现象。对近两年来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与微博有关的政治大事件来看,微博所发挥的作用。
浏览量:44783 点赞量:10410

谈谈大有可为微博之“威”大有可为学报

【摘要】如今,微博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第一大信息源。传统纸质媒体的全媒体转型和媒介融合过程中,媒体微博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媒体。
浏览量:96938 点赞量:21889

微博传播时代媒介融合

论文摘要:A摘 要:随着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进展以及在媒介中的广泛运用,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走势,媒介融合是大势所趋。而微。
浏览量:15709 点赞量:4488

谈谈对策微博对成长影响与策略信

【摘 要】二十一世纪以来,微博发展迅速。2009年8月份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怎。
浏览量:81797 点赞量:18513

素养微博时代下媒介素养

摘 要 本文分别以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初步探索了微博的使用对于大学生日常媒介接触习惯的改变和可能产生的影响。通过对大量的文献资料查。
浏览量:82299 点赞量:1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