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建设

【摘 要】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的建设成为近年来华北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首都地区的发展目前状况结合实际提出构建首都绿色经济圈的一些思路,指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发展中科学准确定位的关键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关键词】绿色经济圈;区域发展;区域合作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3-0042-01
京津冀地区的合作发展,历经了相当长的时间,一直以来,关于京津冀合作发展的呼声从未停止。1986年,京津冀建立了第一个自发合作机制——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联席会,但是由于各种理由,会议形成相关协议的约束性并不强,因此当时京津冀地区的合作发展更多地限于探讨层面。后来随着接触频率的增加,有关部门构建了沟通的良好渠道,它吸引着众多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前来积极献策。但是,从其发展进程来看,这种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都还不够,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力也不足,这种状况造成的后果是京津冀区域发展的明显滞后。这种若即若离的胶着状态,也使得京津冀地区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在此背景下,2004年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编制正式启动。此后在长达7年的漫长等待中,京津冀逐渐立足区域长期协调发展,研究各方利益的共同点,探寻可行的合作路径,并最终达成共识。2011年,突出北京核心地位的首都经济圈的概念开始出现。不久后,河北省提出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的概念。从这些变化中,不仅可以看到北京对周边地区的辐射效应日益凸显,更重要的是河北将4市14县纳入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内,以构筑首都新型城市群。它的重要作用在于首都经济圈概念是以北京为核心向外拓展延伸,而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则从形成了对首都经济圈的对接。

一、要建设环首都绿色经济圈首先要实现经济一体化

近年来,“经济圈”、“经济带”、“都市圈”等话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热议,也引发了人们的诸多思考。从首都经济圈增强辐射力讲,北京应该在已初具规模的的创新和产业发展空间格局下,突出产业分工和布局的协调性、衔接性,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加大对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的辐射程度,使其能够真正生根发芽。事实上,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金融街、CBD等成为高端制造业、怎么写作业高地的情况下,河北周边的环首都市区(县)是完全可以借助联盟、授权、特许等形式,将自身与北京相关产业纳入其中。尽管如此,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相比,受行政干预影响,政府对资源制约能力过强,使国有经济在首都经济圈中所占比重过高,其产生的直接后果是京津冀之间因缺少互动性竞争而导致产业链分割、断裂现象明显。可见,核心城市要实现对周边城市的辐射,首先必须要清除行政干预这个最大障碍。

二、构建首都绿色经济圈必须科学准确的定位

城市的快速膨胀,让北京不仅遭受着城市病带来的阵痛,还面对着资源环境承载力逼近极限的困扰。在这种情况下,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的规划也变得更为迫切。此时,再谈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的经济一体化理由,已经不仅仅是区域发展的理由,同时它还承载着疏解首都城市功能的需求,因此需要在更多、更大的层面上构想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未来的发展。在环首都绿色经济圈这一重大规划中,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联系将变得更加紧密,例如生态环境上的保障、能源的供给、水资源的供给等都需要一个合作圈,从这个角度而言它预示着一个多赢的前景。为了让彼此能够多受益,北京需要进行的调整很多。随着环首都绿色经济圈规划的深入推进,北京若要在区域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其自身的怎么写作意识就必须要不断跟进。要从强调周边省市保障北京向主动为周边省市提供怎么写作转变,要从强调怎么写作首都自身向通过怎么写作区域、怎么写作全国实现自身发展转变。特别是要重新定位,加强和河北等周边地区合作,这既是解决北京自身理由也是解决河北理由的重要途径。

三、打造幸福生活圈是建设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的最终目的

环首都经济圈建设的一个主要内容,是承接北京外迁的人口,建立环首都新城。按照河北省提出的环首都新型城市群规划,未来将整合廊坊市北三县(三河、香河、大厂),建设京东新城;整合保定涿州周边地区资源,建设京南新城;整合张家口怀来、涿鹿地区资源,建设京北新城。计划到走出了一条由园到城、产城融合之路。这些新城、产业园区和基地的建设,可以有效承接首都功能转移,减缓首都面对的交通、人口、住房、养老、环境压力,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提供更高质量的怎么写作和更有力的支持。 环首都卫星城不是北京市区的复制或简单延伸,而是独具魅力的新城。在这里既能够享受到与北京同城的优惠和便利,又有更好的空气、更低的生活成本、更舒适的生活环境、更高的生活品质。这样才能营造出强大的吸引力,聚集人才、聚焦创意。为此,环首都有关市县应围绕上水平、出品位、生财富、惠民生,规划实施好“十二五”期间的城镇建设工作。围绕生态宜居定位,建设密度低、环境好、生活配套齐全的住宅小区和“人才家园”,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形成一幅人与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建设的深思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shuoshilunwen.com提供,转载请保留.自然和谐共生、文化祥和的生活画卷,达到“不是北京、胜似北京”的效果。

四、打造生态环保圈是环首都经济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

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有条件成为我国发展绿色经济的试验田,应被赋予一定的先行先试权,依靠政府规制与市场机制的巧妙结合,探索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发展的长效机制。率先建立绿色经济发展的统计、跟踪和评价机制。绿色GDP是考核“绿色政绩”的新坐标。若短期内因核算技术理由难以进入操作层面,可考虑替法,例如,弱化对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的要求,增大产业结构优化、生态环境友好、民生等方面指标的权重,从而引导地方政府官员围绕绿色经济开展理性竞争。
京津冀经济发展必须实现由辖区管理向区域联动的思维转变,构建资源互补、市场互融、利益互动的战略合作关系。在政策普惠方面,天津滨海新区拥有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政策优势,北京中关村也有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优势,应当通过适当的方式将这些政策延伸到河北省产业园区,以便营造一体化的发展环境。建立京津冀区域公共环境信息交流平台,共同投资和维护,实现水环境和空气质量的联防联控。推广涿州和北京医疗保险一体化的成功经验,探索建立双向转诊制度,推进公共政策的一体化。在首都新机场建设的征地拆迁和安置补偿上,倡议遵循京廊同地同价的原则,努力实现国民福利的均等化。
参考文献:
[1]武义青、张云.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理念、前景与路径[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樊杰.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综合规划研究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武义青、张云.首都经济圈建设构想[N].科学时报,2011-4-13

相关论文

加快首都经济圈建设

“推进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的战略。
浏览量:91683 点赞量:19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