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博物馆和社会教育之关联

摘要:博物馆属社会主义公共性文化,肩负着向社会公众进行社会教育的责任,博物馆通过搜集文物、标本,进行科学研究,举办陈列展览,传播历史和科学文化知识,对人民大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本文从博物馆的特性,博物馆施教的目的,博物馆功能等方面,剖析博物馆与社会教育的关系,探究博物馆开展社会教育,为社会进步所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博物馆;社会教育;关联1672-1578(2014)08-0279-02

1.博物馆特性决定着社会教育的性质

1.1博物馆特性决定着社会教育的责任。在中国文物博物事业发展历程中,博物馆因其特性被定义为社会公益性文化单位而义不容辞地担负起社会教育的职责。所谓公益性,即指公共政策在价值取向上以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为依归。公益性博物馆是由各级人民政府举办或者社会力量举办的,向公众开放用于开展文化活动的公益性纪念场馆、建筑物和设备。1974年国际博物馆协会通过了《国际博物馆协会会章》中规定:"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怎么写作的、公开的永久性机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见证物进行研究、采集、保存、传播,特别是为研究、教育和游览的目的提供展览。"[1]由此可见,博物馆不仅是搜集研究和保存人类历史文化遗物及自然标本的场所,而且博物馆发展成为以公开陈列的方式对社会和公众进行宣传教育的机关,以此,博物馆在全社会发挥公益性的作用。
1.2博物馆特性决定着社会教育的主导性。博物馆实施社会教育的主导性即社会教育坚持引导、选择的教育方向、社会价值取向中发挥的主导作用。一是博物馆社会教育坚持党的领导。博物馆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以此作为博物馆实施社会教育的主导思想,博物馆将这一思想贯穿于该工作的始终。二是博物馆社会教育坚持马列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策略论。博物馆在实施社会教育中,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辩证地、客观地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联系博物馆的实际,向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教育和科学文化知识普及,则不是片面地将自然、社会现象简单化、庸俗化的解释,它是透过现象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的科学剖析,揭示其历史发展的规律,使人民群众在认识历史的同时,接受历史知识的教育。三是博物馆在开展社会教育上充分运用文物、标本,做到"以物引物",使实物、图片及史料,成为最有力的"发言物",也使宣传教育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不空洞,也不失真。以此形成博物馆具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完整统

一、而构成社会教育的体系。

1.3社会公众在博物馆享有接受社会教育的权利。法律上定义,把中国公民享有教育权作为一项基本的人权,每个人只有通过教育来完成自己的社会化过程。公益性博物馆是集历史、文化、科技等知识为一体的社会教育大课堂。"博物馆通过搜集文物、标本,进行科学研究,举办陈列展览,传播历史和科学文化知识,对人民大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2]人民群众在参观博物馆展览、参与博物馆学术论坛、讲座等活动中享有博物馆提供的教育权利。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逐步加大,国家在加大对公益性博物馆建设投入的同时,也应运出台了惠及民众享有博物馆的文化成果,并获取受教育的权利。使博物馆成为人民群众摄取精神文化生活,学习知识、陶冶情操和社会实践,思想道德教育的"校外课堂",而吸引更多的民众走进博物馆(纪念馆)接受中华民族和人类的优秀文明成果教育。

2.博物馆实施社会教育的目的和德育的内容

博物馆实施社会教育的目的,以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思想为其坚实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的继承、运用和发展,体现着共同的精神实质。马克思说道:"任何个人都不能把自己在生产劳动这个人类存活的自然条件中所应参加的部分推到别人身上",列宁指出:"无产阶级的目的是建成社会主义,消灭社会的阶级划分,使社会全体成员成为劳动者"。提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 "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怎么写作,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这一切表明伟人们不仅重视社会对人的教育,而且也为博物馆实施社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博物馆把培育和教育人民群众,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博物馆实施社会教育的真正目的所在。建国后,我国博物馆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从建国初期至今全国博物馆总数达到3688个。博物馆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蒐集和文物、标本,举办陈列展览,向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传播历史和文化知识。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思想水平,为社会培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博物馆实施德育的内容,在于其本身具有社会共有的教育现象,它是从人的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等方面进行教育。这与博物馆开展的社会教育一脉相通,博物馆实施德育表现在:一是在思想教育方面通过塑造典型的人物,或人物事迹,展示这些人物在国家、民族面对重大历史变革时,所做出的重要选择。二是政治教育是形成人们一定的政治观念、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在博物馆展示的人物群像中,聚集了众多具有革命政治信仰、理想的各种各样的人,他们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将生死置之度外,为了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为了创建一个、自由、幸福的新中国,敢于临危受命,不顾个人得失,长期战斗在敌人的心脏,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气概,忠实于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这种具有崇高革命政治理想、信念的人,荟集于博物馆德育教育中,为社会聚结了正能量,成为博物馆德育教育的光辉典范。三是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推动人们道德的发展。博物馆长期将对人的道德、品质教育作为职责,并以一大批具有高尚品德和革命情操的的真人真事作为德育教育的本体,使人性具有优良的品质真、善、美在博物馆德育教育中得到充分的彰显,形成爱国主义、革命传统主义的精神力量,这种永恒精神力量激发着广大人民群众健康、豁达、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使人格力量在博物馆德育教育中得到升华。

3.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功能

3.1博物馆实施社会教育通过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怎么写作于社会、怎么写作于民众。自古以来,任何一种社会进步的实现、巩固与发展,必须有一定的人才作支柱,而这些人才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是借助社会公益性博物馆所实施的社会教育来实现。博物馆培养社会人才方面一是通过博物馆开展的社会教育为社会建设培养人才,另一方面是博物馆力求于自身的发展培养人才。其表现为,一是博物馆实施社会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培养出各类德才兼备的新型的人才。博物馆每年随着参观人次的递增而使更多的民众进入博物馆,接受博物馆实施的社会教育。博物馆在施教活动中通过特有的历史文化遗址;各类综合性、专题性或临时性展览;重大节日纪念活动;各类学术研讨会;各类历史文化讲座等形式,向全社会各阶层民众开展广泛的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以培养民众爱国主义情操,集体主义思想,社会主义大局意识,唤起民众对祖国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怀,给人们以知识的汲取、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激励和思想的启迪,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社会培养德育、智育、体育的高素质人才。使这些在博物馆接受过各类社会教育,成长的一代一代,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中,贡献出智慧和力量。这些倍受博物馆教育的新人,不仅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而且推动我国博物馆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单位,全国统一战线教育,全国国防教育等基地的建设和发展。

相关论文

关于博物馆社会教育形式

【摘 要】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是阐发历史文化内涵的有效载体,是博物馆与群众联系的纽带,更是群众参与城市文化活动的必定途径。近年来,随。
浏览量:7784 点赞量:3007

试议关于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新

[摘要]:为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阵地的建设,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中山市博物馆近年来主动开展送展览下乡活动,形成了一个连博物馆——学。
浏览量:21018 点赞量:6046

论中等教育社会教育董渭川教育思想

摘要:董渭川是近现代著名教育家,在长达三十多年的教育实践中,他的教育活动广泛涉及教育的多个领域。文章从董渭川发表的著作和论文为基础。
浏览量:17969 点赞量:5619

相关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