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金融创新深度突围

激活农村产权资源的还权赋能举措、唤醒农地融资功能的多种金融创新,重庆先行先试的实践探索,实现了农地金融创新的深度突围
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积极试点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率先在全国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做到了“地、账、簿、证”四相符,明晰完善了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建立了农村土地流转体系及配套怎么写作机构。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为“三农”融资担保难,激活农村“沉睡资产”,真正实现农民增收致富,重庆金融业以全面推进“三权”抵押融资为核心,创新农村金融制度,以推动农村信贷资产和权益流转、建立农村金融风险分担机制为中心创新农村金融怎么写作配套支撑体系,在金融支持农村经济社会全方位发展中摸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还权赋能 激活农村产权资源
重庆市以“还权赋能”为核心,建立了开发与保护并重、收益与分配合理的规范有序的土地流转和利用制度,推动了农村资产资源权属明晰化、配置机制市场化、产权要素资本化、管理监督规范化,为农业农村经济加快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确权颁证,破除产权制约瓶颈。要盘活“沉睡资产”,必须越过产权不明这道坎。2007年以来,重庆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关于开展新一轮农村土地房屋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对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其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进行确权颁证。截至2013年底,重庆市重新核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书8.04万本、宅基地及农房证书660万本、其他建设用地及房屋证书

4.06万本,做到了应发尽发。

创新模式,引导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为完善和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推动农民增收,重庆创造了土地流转的九龙坡、江津模式,以租赁经营、转包经营、入股经营等多种方式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土地流转加速了农村土地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了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
完善配套,畅通农村土地流转渠道。重庆市建立起了区县、乡镇、村农村土地流转中心,通过收集发布农村土地流转信息,为土地流转双方牵线搭桥,有效搭建起了土地流转供需见面的平台;于2008年率先成立了全国首家农村土地交易所,以开展土地实物交易和指标交易试验,推动城市土地收益反哺农村;于2011年成立了中国西部首家林权交易所——涪陵林权交易所,目前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林权现场勘验、林业资源调查、森林资产评估、林权网络竞价交易、林权登记管理等“一站式”怎么写作体系。
金融创新 唤醒农地融资功能
在突破产权制约瓶颈后,怎样改善农村金融怎么写作,从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成为亟待金融业的难题。在重庆市政府、各级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努力下,重庆金融机构在产品、怎么写作和担保方式创新上进行了大胆探索实践。
创新“地票”,探索土地证券化
所谓“地票”,是指包括农村宅基地及其附属设施用地、乡镇企业用地、农村公共设施和农村公益事业用地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经过复垦并经土地管理部门严格验收后所产生的指标。企业购得的地票,可以纳入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增加相同数量的城镇建设用地。通过地票制度,重庆探索出了一条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农民进城后建设用地被闲置废弃、耕地保护压力增大、城市建设用地紧缺等理由的新路子,同时实现了城市反哺农村、增加农民收入、缓解城市建设用地紧张、保护耕地等目标。目前,地票的每亩最低交易保护价为17.8万元,农民可得12万元,村集体可得2.1万元。截至2013年12月末,重庆累计举行地票交易会33场,交易地票326宗,成交面积1

3.15万亩,成交金额267.26亿元。

创新土地复垦贷款和地票质押贷款
在地票产生和使用的过程中,无论是土地复垦阶段还是地票交易阶段都会出现较大的资金缺口,为此,重庆金融机构创新土地复垦贷款和地票质押贷款,为城市金融资本进入农村建立了新渠道。一是创新农村建设用地复垦贷款,将农村建设用地复垦项目收益权质押作为担保方式,以复垦土地形成的地票出售款为还款来源。截至2013年末,重庆市主要涉农银行该类贷款余额52.5亿元。二是创新地票质押贷款,已取得地票证书的企业或自然人可以将地票作为权益类抵押作担保向金融机构申请融资。
创新“三权”抵押贷款,有效盘活农村资源
据估算,重庆有3000多万亩耕地、6000多万亩林地、300多万亩宅基地,保守估计这些资产的总价值约为1万亿元。因此,在产权明晰的前提下,创新“三权”抵押贷款,才能从根本上盘活“沉睡资产”。
2010年11月,农村“三权”抵押贷款开始在重庆全面推开。一是政府搭建制度体系。重庆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怎么写作改革创新的意见》,在全国首次以省级政府文件形式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居民房屋和林权的抵押、登记、转让、处置等进行规范,并规定这三类农村产权都可以用于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二是建立专项风险补偿制度。通过市、区县两级财政资金补助方式成立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风险补偿专项基金,补偿比例最高不超过损失金额的35%,首期风险补偿专项资金为5亿元。三是出台专项司法意见。重庆市高院出台了《关于为推进农村金融怎么写作改革创新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四是完善融资担保体系。成立兴农融资担保公司,为全市农村“三权”抵押融资提供担保怎么写作。在“三权”抵押贷款发生不良后,在借贷双方就抵押物处理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经法定程序后,以兴农融资担保公司为主负责处置抵押物。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截至2013年末,重庆市“三权”抵押贷款累计发放额为485.6亿元,余额为326.6亿元,其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65.8亿元,农村居民房屋抵押贷款92.4亿元,林权抵押贷款160.9亿元。

相关论文

谈述农地金融制度设计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赋予了农村土地的金融属性,为新一轮土地改革指明了方向。土地改革、农民财产权的落实与农业经营规模化离不开长期。
浏览量:67968 点赞量:15140

我国农地金融组织体系构建

“三农”不足的解决要求大量的资金投入,然而尽管经过多年农村金融革新,我国农民仍然普遍面临资金短缺的不足。农地金融制度能够通过激活农地。
浏览量:131170 点赞量:28166

我国农地金融制度现实约束与

论文摘要一、不足的提出 农业的生产和经营具有自然风险大、市场风险高、比较利益低的弱质性特点。改善农业的弱质性,需要采取先进技术、改良。
浏览量:16435 点赞量:4996

农村土地流转中农地金融创新

中国历来重视农业发展,国家在宏观层面上十分重视解决“三农不足”。而农地流转是解决三农不足的核心所在:要发展现代化农业,就要走规模经营。
浏览量:44310 点赞量:10649

我国农地金融组织体系构建

“三农”不足的解决要求大量的资金投入,然而尽管经过多年农村金融革新,我国农民仍然普遍面临资金短缺的不足。农地金融制度能够通过激活农地。
浏览量:19478 点赞量:5496

农村土地流转中农地金融创新

中国历来重视农业发展,国家在宏观层面上十分重视解决“三农不足”。而农地流转是解决三农不足的核心所在:要发展现代化农业,就要走规模经营。
浏览量:45763 点赞量:1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