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勤于,值得警惕“懒皮变”

今天的传媒人很染上“懒皮变”三病,要以案例中吸取教训,忌“懒”、戒“皮”、防“变”,坚定地走好人生和事业的光明之路。
一位新闻媒体的负责人对我说:如今一记者、编辑,尤其是相对年轻的同志中,有着着“懒”、“皮”、“变”现象。我有同感。
所谓“懒”,生活、工作条件的改善和进步,交通、通信的方便、快捷,助长了懒惰心理,比如:电脑广泛使用,写字“懒”了;手机了,去现场“懒”了;信息得来太过,思想“懒”了;我过多次会议场合,做笔记的五六十岁的老同志,年轻人上不做笔记,也不认真听;有一次一位年轻同志“采访”我,竟然连笔和本都不带 ……
所谓“皮”,是指“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终于变得“都无所谓”这么精神和工作。有些年轻人刚出大学校门时,意气风发,斗志昂扬,采访多,点子多,作品多质量也不低。,两三年过后,有人新鲜感大减,疲劳感大增,进取心衰退,责任感淡化,成了平庸甘于平庸的人,口头禅是“反正就这样了!”
所谓“变”,转变人生轨迹、人格操守、理想追求。记者干部,论述上不有着贪污犯罪的资格。,记者在客观上是某种“权力”的,权力当然行政领导权、决策指挥权等等,但报道不报道,是舆论监督批评人事,起码在采访和写稿中还是有权的。在新闻工作实践中,常常遇到“被人求”的情况,有的地方、单位、企业的负责人,希望媒体的“正面报道”来提高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为了铺平升迁的道路,千方百计拉记者做朋友,手段是给钱给物。有的记者在这样的考核面前吃了败仗,心软手软笔也软了。
对症下药,实事求是,要自觉地采取相应的行动,那:忌“懒”,戒“皮”,防“变”。
忌“懒”。要明白:人懒惰成性,那就一好事都能做成,另一坏事都有可能发生。合格的传媒人,理所当然有的劳动的产物——作品,那就勤奋——脑勤、腿勤、手勤,勤于想理由出点子,勤于走到生活中去,勤于写作。
戒“皮”。“皮”的精神,有客观外界因素——社会革新变动的某些不稳定和混乱,日常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习惯成自然,了新鲜的刺激和动力。但还内因,在的“定力”。解决“皮”的理由,要以主观上下工夫,解决“搞传媒究竟是为谋生还是为成就一番人生事业”的理由,以而保持和不断增强事业生命的动力,由接的作品来产生新鲜感、成就感。
防“变”。不清醒地认识到:论述上有“变”的可能性,事实上已经有沉痛的教训。比如:涉及革新开放“非法集资”的沈太福案中,科技日报社长李效时因受贿罪获刑20年,记者孙树兴因受贿行贿罪获刑7年,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蔡原江因受贿罪获刑6年。又比如:经济日报某公司经理、开发报副社长焦锋,坑骗4省18家客户1000多万元,使经济日报社蒙受500万元损失,使上万人下岗失业,他花天酒地,肆意挥霍,腐化堕落,因诈骗罪被判无期徒刑。被捕当天,其父立时气绝身亡,其母一病不起,不久也撒手人寰,22岁的儿子服毒——真可谓“家破人亡”!再比如:南阳日报总编辑葛宏被检察机关指控涉嫌三项罪名,是“受贿”:县区宣传口负责人向他“行贿写头条”,2011年9月被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6年。还比如:近些年出现的检测新闻、检测图片、检测论文、骗奖等等事件也使得新闻界蒙羞 ……
教训深重!殷鉴不远!
这些触目惊心的“变”的例子,广大传媒人无疑应当以中深刻的人生观、世界观启迪,以而坚定地走好人生和事业的光明之路。
(作者为杂文报创始人,河北日报高级编辑、“杨柳青”言论专栏20年主笔,长江韬奋新闻奖者)

相关论文

前列腺术后 警惕“橘子皮”癌变

很多中老年男性出现尿频、尿等待、排尿不畅、尿中断、尿后滴沥不尽、夜间起夜次数增加等症状。一些人误认为这是衰老的“正常现象”,就像人。
浏览量:15456 点赞量: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