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文学博客教学和创意学习

内容摘要:基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客信息传递的博客教学建构起“教研创学用一体化”的新型教学,摆脱了传统教学对学生个体本真意愿的遮蔽与过滤,展现了学生创意学习的有效过程,我们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应该推广。
关键词:教育博客 大学课程教学 应用
随着多媒体与internet等新信息技术的普及,平面化、仪式化的传统教学模式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中面对新的转型,无论是教育方式、学习方式、师生关系还是教学目的、研究范式、教学情境等都开始进行立体化的现代转换。网络的自由性和包容性在虚拟空间赋予了教学双方平等自由的话语权及对话权,基于新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新型教学呼之欲出,重塑着教育范式、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交流方式,而基于博客信息传递的教学模式无疑是新型教学建构中的重要维度,它与Email、BBS、等网络交流方式一起开创了无壁垒的交流环境和无边界的交流平台,而且更具有专业性、公开性和个人性。笔者结合自己的高校博客教学经验,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为中心,探讨教育博客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理由。

一、博客教学的内涵

博客(blog)是指个人或团体将事件、意见和信息等发布到网络上的一种文章记录形式。作为一种个性化的知识仓库和私密化的想象表述,博客非常适应于高校教学中,已经成为一种继课件、资源库、教育主题网站、精品课程网页等信息化教学模式之后新的网络应用模式。博客教学就是通过老师和学生建立的博客及其衍生的数字资源库,进行在场式或离线式的网络课堂教学与互动,实现教师与学生相互提供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的循环过程,进而形成了在场累积无限循环的信息海量数字资源库,达到信息共享、思想成长的目的。笔者主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课程,自2005年以来就相继创建了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gongkl)、江西博客(http://blog.jxcn.cn/u/gongkl)等,并把自己的授课计划、研究心得、备课资料、课件、理由以及想法在博客中发表。同学们则可以转载到自己博客中学习,也可以博客中留言提问互动,还可以在他们自己的博客中就老师的这些内容进行自我回答、表述。同时他们也可以进行博客写作和资料转载链接,当泉思灵涌的时候,在博客上发表自己对社会人生个人感悟的想法,还可以在博客上发表文学创作和评论写作成果,遇到好的资料又可以转载、链接或上传。而文学博客教学与创意学习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shuoshilunwen.com提供,转载请保留.老师则可以去阅读学生博客,了解他们的即时心态,给他们以鼓励,并阅读新资料获得新信息,同时指导他们文学创作,推荐学生撰写的优秀作品到相关报刊或纸质媒介发表。如此相互循环、信息互通,博客也就成为了教学媒介载体,不仅成为师生共享的电子备课本,也是课堂的拓展延伸与师生交流的园地,还是师生自身反思的平台。
因此,博客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循环过程,它把课堂无限延伸和膨化,知识点不断链接与拓展,突出学生在各个环节中的主体地位,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实现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和自我表达的倾诉快感。这种教学方式实现了抽象教学过程的具象化、主体化、网络化和及时化,形成创新色彩较强的研究型课程形态,建构起网络虚拟空间中的教学共同体和现实世界中的新型教学。所以,作为中文系师生而言,通过课堂安排、博客教学、博客写作的系统训练,使学生掌握文学写作、评论的知识与理论,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背的师范技能及专业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学习者的鉴赏、写作、研究、教学等各种文学专业化能力,强化其知识基础和专业技能;同时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文化资源形态及内涵价值的介绍与传播,让学生愿意去保护和传承祖国最为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培育学生在高科技时代的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反过来,学生的睿智明达又推动了教师的学习成长,正所谓“人无完人”,老师也有自己的弱点与盲点,这种双向互动自然也让教师能够更加深入地深思理由,激活教师心灵深处的个性表达。

二、博客教学与创意学习

博客教学的应用价值显而易见,但如何将其更有效的运用到教育教学中,怎样更有效的发挥它的教育教学作用,是我们需要解决的理由。笔者通过自己博客的教学展示,引导学生创建博客,采用博客与学生互动,这种基于学生博客的学习大大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给学生的学习、心理和人格等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不仅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自我诉求欲和求知欲,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拓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通过博客阅读讲授资料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前提。课堂时间短暂,专业探究往往具有一定的深度,很多理由在课堂上无法深入交流,笔者把自己的授课提纲、理由、自己的想法和征引的论文资料上传博客,学生可以转载到自己的博客,也可以根据老师的指引进一步查阅资料,并把想法写成博文。如此经过“预热”,课堂教学不仅开展顺利,还可以在课后通过博客进行接触和讨论,大大延伸了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是一门新兴课程,学生对非遗不了解,更谈不上如何保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博客里补充进大量的知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例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各种范例以及国内外继承方式等,重点介绍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地方本土非遗,要求同学撰写自己家乡和自己亲身接触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学生搜集故乡的非遗后撰写成介绍文章,发表在自己的博客上并在课堂上进行讲演,不仅增加了学生对非遗的兴趣,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演讲应变能力。于是博客作为一种无壁垒的交流环境和无边界的交流平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及融入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口传心授、口耳相传、世代传承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是每个人终其一生必须经历的各种文化遗产,但却极易忽视,如此,非遗融入高校教学是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最佳方式,不仅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教育教学的载体改革,也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学生群体的传播,有效地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脉延续。同时,通过阅读我博客上的讲解,每个同学对博客上的课程内容进行点击、评阅、留言,或单独撰文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和其他同学的观点发生碰撞,产生争鸣,从而达到相互推动、相互提高的效果。因为博客最文学博客教学与创意学习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shuoshilunwen.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重要的是知识共享,可以使学习者都能进入到自由学习中,能够进行平等的交流。博客也是教师个性化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通过它可以将工作、爱好和学习有机结合,把日常得到、看到和想到的思想精华及时累积,在交流和共享中达到思想的碰撞。例如《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理论性强,较为枯燥。上课前笔者在博客上经常上传与文学相关的各种资料,如作家的生命体验、成长语境、命运遭际以及创作背景等,作品与文学外部的社会学、文化学上的各种关系,出版、市场、经济和各种社会制度对文学与作家作品的推动,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目前状况,这不仅培养学生的“理由意识”,也是开阔学生眼界的一种角度,客观上加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而且根据老师的要求,学生在自己的博客上撰写作家作品评论,学以致用,体验作品中的人性力量和理性价值,从而检验现代文学教学的优势和文学创作中的理由,让作家作品在学生群体中复活,重新获得更多的作用,正如意大利学者克罗齐所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可以说,博客教学促使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博客方式,通过查阅资料深入学习。
第二,通过博客进行文学创作和课程实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作为一种专业选择,文学创作是中文系学生的一种基本技能,但当下知识泛化的时代,中文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日益退化。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指导了刘理海、罗文斌、吴军、张经洪等学生创建个人博客,在博客上创作诗歌、散文等作品,并进行编辑美化,把博客当作发表、交流的电子文集来经营,学生们还把自己满意的文学作品通过博客交流与一些作家和报刊编辑进行交流,从而获得写作的喜悦感和成就感,老师对学生优秀作品进行博客转载,推荐到相关报纸或刊物发表。其他同学则可以在博客上跟贴、留言和发表评论,建立起新型的教学关系。如陈丰华同学一直坚持在博客上写作和发表诗歌,通过训练,形成了一定的写作技巧,迄今已经创作了数百首诗歌,编印了一册诗文集,作为毕业的礼物。而刘理海创建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677144665)后,坚持诗歌创作,被其他刊物编辑发掘,从他的博客上选取了不少作品在纸媒发表,先后在《诗选刊》、《散文诗》、《绿风》、《中国诗歌》、《文学与人生》、《青年文学》等刊物发表数十首,入选《中国新诗年鉴》、《21世纪江西诗歌精选》等选本,现刘理海同学已经成为90后诗人中的后起之秀。
而且,笔者通过博客教学与课堂教学结合进行课程实践,在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课程讲授中应用了话剧表演、背诵、朗诵以及课堂五分钟演讲等学生自我表达和学生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每学期开课前在博客中把本学期课程的教学方式、课堂实践教学方式、考核方式、阅读书目以及相关要求告知学生,尤其是在博客中把话剧表演曲目、背诵篇目、朗诵晚会方案、学生课堂演讲形式等具体方案通知学生,让学生提前进行准备。同时,笔者把话剧表演技巧、朗诵技巧以及演讲技巧撰文发表在博客上,并上传相关视频范例,请同学进行点评,让学生通过观摩和学习进行自我训练。例如笔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课程中改革考核方式,每节课前五分钟由学生来讲台上演讲,可以做PPT,也可以脱稿讲家乡流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自己从小经历过的相关遗产,期末考试则是通过学生参与的文艺展演方式来进行。笔者在每学期上课前把这些策划方案公布到博客上,由班长负责落实,如此,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而且,在期末的时候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展演文艺晚会活动,学生成立展演节目演出组、宣传组、节目主持组、道具保卫组、摄影摄像录音组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展演活动工作组,进行具体操作,编导评书、谜语、相声、民歌、戏曲、曲艺、朗诵、小品、武术、舞蹈、扭秧歌、剪纸、二人转、编织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竞答等具体节目,老师则根据这种组织、做事、参演等表现进行打分。于是,通过学生的自编自导自演自讲,进一步激发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意识。这种改革主要侧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因为中文专业学习的重要方式是拓展视野、自学研究与阅读写作,在博客上可以以一种崭新的方式实现,而使传统课堂教学与博客教学相互推动,使学生了解到祖国传统文化的美丽,增强了民族自豪感,而博客是一种新的课程资源的集聚点,博客教学将推动专业课程资源的优化、整合与传播,并使传统课堂教学与博客教学相互推动,建构起立体化的新型教学。
第三,通过博客进行论文写作和学术研讨是学生学习的必要手段。笔者的研究博客催生了文学批评和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系列文章和写作成果,学生纷纷模仿研究,笔者把相关资料和文学作品分给每个同学,对同学的研究成果进行指导修改,最后推荐发表。如罗文斌同学通过博客进行《望江诗选》的评论写作,笔者从纲目到标题多次进行指导修改,最后写成《桃花源式的精神构建——试论<望江诗选>中理想社会的构成》,发表被阅读了上百次,多人评论,并转载5次,最后在《特区城市管理》2012年第3期发表。指导张经洪同学研究80后江西籍打工诗人池沫树和广东女诗人杜青的诗歌,数易其稿,写成了《城市边缘人的无根意识与生命焦虑——池沫树<活着>组诗诗歌论》、《日常生活语境下的诗性光辉——关于杜青诗歌的“私人化”写作》,发表在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966025242)上,很快就被诗生活网站首页发表,并发表在纸媒《蓝风》诗刊上。吴军同学撰写的《青铜调》研究论文引起了很多人的阅读与关注,还受邀《青铜调》学术研讨会,其发言受到与会学者的首肯。在笔者指导和推荐下,林辉、陈丽、叶静、彭文英等同学阅读博客上的作品,并在博客上写作的文学评论还在《韶关日报》文艺副刊、《中州大学学报》、《汕尾日报》等报刊发表。
笔者建立“井大中文论坛”博客,开展网上与现实的“作家作品研讨读书会”,主要是针对某一位作家的作品进行研讨,笔者在博客中上传作家的优秀作品,然后组织同学开展现场研讨和博客研讨。同学们登录博客选择学习内容,借鉴老师和其他同学的研究方式和研究成果,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或参与相关的研讨读书交流会活动,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原创性质的学术表达,使课堂内教学和课堂外研究相互延伸和补充。笔者组织了一系列井大中文论坛研讨读书会活动,主要开展了作家安然、胡刚毅、曾绯龙的作品研讨读书会,同学们在博客上阅读作家作品,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研究性学习,罗文斌等16个同学积极参与研究性学习,写出了多篇研究性论文,如罗文斌的《风行水上,自然成文》、叶静的《胡刚毅诗歌的美学经验》、吴军的《当代文人的孤独空间》、张经洪的《生命最深处的吟叹——论胡刚毅诗歌的情感表征》、吴婷燕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等研究习作发表在自己的博客上,受到好评,提升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动力,而且让他们参与研讨会的大会发言,锻炼了学术演讲能力。如此,不仅利用地方相关资源,助推中文系发挥师资雄厚优势与地方文艺、地方文化对接,还提高了学生分析作品的能力和学术演讲能力,推动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创意学习的学风形成,提升高校中文系文化传承和怎么写作社会的能力,进一步推动地方文学的繁荣与发展。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shuoshilunwen.com提供,转载请保留.

相关论文

基于博客网络学档学习与系统开发和应用

博客在国内外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开展十分广泛,很多高校、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师和学生以及各类教学研究机构纷纷建立自己的个人博客、团。
浏览量:17916 点赞量:5818

中学英语博客教学谈

摘要: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我们工作和生活的重要部分,也已经成为了我们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工具。现在的日常教。
浏览量:56618 点赞量:12719

学生,博客,例谈教育博客在高中教学中运用

摘 要:将教育博客引入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因特网信息的查找》一课为例,课程特点,以课前准备、课堂、课后延伸、效果四个浅析崭新的教学。
浏览量:97126 点赞量:22024

博客,博客在教学领域中运用和

博客的特点和功能迎合了网络教与学的需求,教师乐于在教育博客上教学或、心得反思,乐于博采众家之长,不断推动专业进展等,具有广阔的教育。
浏览量:154773 点赞量:33111

博客博客,博客在英语教学中运用

(湖南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38):网络技术的不断进展和基于网络的教育技术的运用,传统的教育观念、方式和策略也在受到不同的挑战。的网络。
浏览量:18590 点赞量:5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