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文本.语言.意蕴

20世纪初,西方现代哲学发动了一场“语言学转向”的革命,从语言的角度对传统的形而上学进行批判,维特根斯坦说:“全部哲学就是语言批判。”这种转变深刻影响并启发了文学理论界。正如伊格尔顿所言:“语言,连同它的理由、秘密和含义,已经成为20世纪知识生活的范型与专注的对象。”
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名作《老人与海》,这部作品许多人把它作为励志小说读。“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种名言警句,给人以精神的力量。透过作品中语言的描写,你可以深深品味到老人的孤独,这是一个孤独的抗争者,同时又是一个卑微的失败者。作品是一曲英雄末路的悲歌。
读者细细体悟,可以发现小说语言的奇妙、温暖,作品包含许多象征性的妙喻,有许多让人捉摸不透的东西。老渔夫的那些可怜又可敬的内心独白,是他在和大海不停地说话,也是和命运不断地说话。他没有激烈的言辞,没有抱怨,没有诅咒,只有谦恭的乞求和敬畏、宽容和理解。当你读完全篇,读到最后一句“老头儿正在梦见狮子”时,你会回想到书中多次写老渔夫梦见狮子。狮子是草原和沙漠上孤独的英雄,这梦是否寓意老渔夫在浩瀚大海中孤单无助的恐惧?由此你可以感受到命运的力量,对它的隐忍或许是人的无奈,也是人性的伟大。从作品中你可以读出作家人道主义的情怀。
文学其实由三种基本要素构成:人性、故事与语言。人性是作者的创作冲动,但人性必须化作故事,才能让人喜闻乐见。人性的故事通过语言表达,由是产生文学。文学作品是语言、形式、文本的三位一体,语言占据着支配性的决定地位。文本的语言批评是既基于字词句章的剖析,又有适当的引申和改造,从而形成更为广大的阅读理解空间。这主要有三个向度:第一个向度是把文本置放在历史文化语境中,丰富和扩展文本的语义;第二个向度是体察文本深层结构背后更为隐蔽的文化心理作用;第三个向度是探索言语主体的内心世界与文本形式之间的互塑关系。
梭罗的《瓦尔登湖》记述作者自己融入自然的见闻感受,质朴的语言描写简朴的生活,生动的纪实传递身心的自由与精神的丰富。他以亲身经历为样板,教导人们鲜活地深思,明智地生活。梭罗晚年的作品《野苹果树》中,野苹果树扭曲又多节瘤,虽然处在恶劣的存活环境中,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虽然很晚才结果,又不为大多数人所知,但却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崇高的使命。透过对野苹果树描述的语言,我们看到了梭罗的人生缩影。
文本、语言、意蕴之间的关系并不局限于文学作品。朱熹的《四书集注》是儒家经典的权威注解,最近台湾出版了傅佩荣教授的《朱熹错了》一书。傅教授从最基本的词义理解入手,对朱熹的一些观点进行批驳。例如作者在谈及《大学》篇的“格物致知”时,将其解释为“分辨所有与我相关的人与事,并得知行为规范的善恶有何具体内容”。在当下语境中,这种解释确能自圆其说。可是,联系朱熹所处的时代,大学之要务在于教化,教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一个人仅关心与他相关的人和事,那就违背了大学之道,背离了儒家“修齐治平”的崇高境界。朱熹注解四书是为了回应道教和佛教思想的严峻挑战,维护儒家思想的社会地位,他的注解是带有价值导向的诠释。
可见对文本内涵、语言意蕴的解读,不能仅停留于字面上直白的理解,必须顾及历史背景、文化心理、主体感受,是谓知人论世。

相关论文

简论植根语文教学应植根于文本语言

小学语文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注重学生对文本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运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
浏览量:121296 点赞量:26657

“80后”文学文本语言特点

摘 要:“80后”文学文本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特点,尤其是其语言上的体现和追求。他们冲破了传统文本的标准化、集体化。
浏览量:19759 点赞量:5527

简析根植文本 让语言品读更有味

摘 要:语言品读根植于文本,是基于“语文课程应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的理念。教师根据文本所呈现的内容,在文本解读的基。
浏览量:15524 点赞量:4978

教学感受语言外式 品味文本内质

文章是声情并茂的综合体。朗读教学须显其要旨:依声循情,因声悟意;依情取声,因意发音;将语言形式这一情态、观点的载体与所需表现的内容。
浏览量:9462 点赞量: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