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作社会能力科学化实践取向

[摘要]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存在理由,导致他们的社会能力欠缺。构建科学的身心素质训练机制、口才写作能力机制、人际交往能力培养机制和社会实践机制,对大学生怎么写作社会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能力 科学化 实践
[作者简介]杨建玫(1970- ),女,河南安阳人,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郑州校区)文法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教学。(河南 郑州 45001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河南省科教厅软科学研究项目“实施素质教育提升河南省大学生怎么写作社会能力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2400410737)
[]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3-0186-02

一、理由的提出

大学生的社会能力是当今社会人才必备的重要素质。近年来,用人单位看重大学生的实践经验,往往要求他们具备各种社会能力,如沟通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等。然而,他们的实际能力与用人单位的要求相距甚远,这就需要高校对大学生的社会能力进行科学化的培养。
社会能力指一个人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他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和协调能力以及他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能力。美国心理学家斯蒂芬·艾略特将社会能力概化为适应性行为和社会技能。适应性行为包括独立工作的技能、体格发展、言语发展及学业能力,社会技能包括与他人交往的行为、与自我有关的行为、与任务有关的行为、自我认知能力、社会认知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①据此,高校对学生怎么写作社会能力的科学化培养应当遵循科学的法则和特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制订出培养其社会能力的方案。
鉴于此,笔者连续两年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校国贸学院、会计学院和工商学院的2008和2009级的实习学生,就学生的身心素质、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等指标,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调查。调查样本为600人,回收调查问卷587份,其中有效调查问卷575份,有效回收率为95.83%。调查结果如下:感到工作较为劳累者占53.2%,不太累者为34%,感觉不累者仅为12.8%;感觉工作压力特别大者占40%,感觉一般者占34.7%,感觉没有压力者占25.7%;在口头和书面表达方面,感到应付自如者占35.5%,稍感困难者占38.5%,有困难者占26%;和同事交往时,感到与同事难相处者占68.8%,感觉一般者占21.4%,比较容易相处者仅占10.1%;在知识运用调查中,认为学校所学知识对工作直接有用者仅占10.8%,感到间接有用者占55.9%,感觉无用者占33.3%。
结果显示,学生在身体素质、心理调节能力、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等指标上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这表明他们怎么写作社会的能力亟待提高。鉴于此,我国高等教育应该以学生为本,在重视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本着科学性的原则,探索并重视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为其融入和怎么写作社会提供原动力。

二、大学生社会能力培养的实践取向

为了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能力,使其在自身素质、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会认知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方面有所提高,高校应当从身心素质、口才写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会实践体系的构建几个方面着手,建立提升大学生社会能力的机制。

(一)构建身心素质训练机制

当今大学生面对着学习、经济、就业、情感等方面的压力,是心理健康的弱势群体,容易产生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和精神分裂等行为,严重削弱了他们怎么写作社会的能力。身心素质训练旨在贯彻大学体育新课程的理念,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为推动学生身心素质的提升,应对其进行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素质拓展训练。
1.身体素质训练方案。(1)引导学生树立健康身体的理念,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高校应向学生广泛传播健康身体的思想,使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逐步实现由被动参与到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转变,切实提高其体质及健康水平。(2)将身体健康的理念与高校体育教学紧密结合。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体育课时的规定,常年开设体育课,将出勤率与学分挂钩,切实做到每人必选一个体育项目。(3)因校制宜地开展体育竞赛,培养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兴趣。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场地和器材,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体育课外活动,营造浓厚的身体锻炼氛围,以此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与拼搏精神。在举行体育活动时,应以校体育社团以及各班级为主办单位,积极筹划各种体育项目,要求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并通过综合考评与体育锻炼挂钩的方式,达到切实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2.心理素质训练方案。(1)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整体教学体系。为了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心理卫生教育,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以及“团体心理辅导”课程,根据各章节的不同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理由,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实践教学模式。同时,分专题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传授调节心理状态的策略。(2)心理健康课程课内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学习及技术和策略训练,如自信心、防止抑郁、抗挫折承受能力、就业心理指导等方面的训练。通过案例分析、游戏、人物角色扮演、集体讨论等形式,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心理实践有机结合。(3)心理健康课程校内实践教学。通过学生心理学团体开设的心理咨询等第二课堂,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针对大一新生开展帮助他们规划人生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针对大二、大三学生举办以优化人格、增强自信心为主题的活动;针对大四学生开展毕业生团体辅导活动;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开展以挫折应对为主题的心理辅导活动;利用学校网络、广播、校报、墙报等形式进行心理保健宣传。(4)开设心理咨询怎么写作中心。扶持心理类社团,建立咨询室,对有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早期心理危机干预。重点帮助理由严重的学生,开展个别心理咨询活动,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5)构建四级心理健康教育负责制。这四级从上到下,分别是各部门的专职心理老师、辅导员、学生心理社团及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通过这种模式,学生的心理状况可以及时大学生怎么写作社会能力科学化的实践取向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shuoshilunwen.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反馈到辅导员和专职老师处,防患于未然,将学生心理理由产生的几率降到最低。(6)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综合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综合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益。教师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并联合校外的心理卫生机构,共同为有心理理由的学生提供怎么写作。采取倾听、劝告、倡议和限制等干预策略,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疏导他们的愤怒、忧郁等负性情感,使其具备处理心理危机的能力。3.素质拓展训练方案。素质拓展训练以培养人的合作意识与进取精神为宗旨,对参与者的生理、心理、智力、合作能力进行全方位挑战。它将培训内容渗透到学生的实际体验中,从他们所面对挑战时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入手,通过针对性的培训指导,完成观念的质的转变,形成更好的行动方案和心理品质。这种训练将个人项目与集体项目结合。个人项目,如断桥、水上拉索等,可以增强个人自信心,可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解决理由的能力。一些集体项目,如空中相依、三人行等,强调相互协作与信任的团队精神,共同面对挑战,达到改善人际关系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目的。

(二)建立口才、写作训练机制

为了培养能写会说的全能型人才,为其顺利就业打下基础,使之站起来能说会道,坐下去提笔生花,高校应当重视应用文写作与口才训练,使之成为各学科的必修课程。
1.应用文写作方案。写作在各行各业的用途都很大,应用文写作应当成一门大学通识课程,培训学生的公务文书写作、事务文书写作、经济文书写作、科技文书写作、法规文书写作、礼仪文书写作等能力。学生在大三下学期至大四上学期由教师集中授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列入成绩考核标准。学生除了需要学习各种写作技巧并动手实践之外,还参加各种相关的能力竞赛,如优秀简历评比、优秀论文写作等。另外,学生应该参与外出调研,参与社会实践,提交调研报告或实践报告。
2.口才训练方案。好口才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存活能力,并体现在毕业生求职时的临场发挥。为了培养学生的口才能力,首先应当提高其心理素质。创设宽松、随意的说话气氛,训练学生树立自信心,克服怯场心理。他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做好讲话内容的充分准备,并练习口语表达技巧。学生的口才训练有多种途径:在课内或课余组织各种口才活动,让同学分成小组演讲、辩论,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课前个人演讲、主题辩论、角色模拟,由教师监督指导。其中第一项每天进行,在一年级实施,后几项每月一次,在二、三、四年级实施,给予学生锻炼的机会;院系定期组织讲座,训练学生的演讲、辩论、主持、社交、求职、谈判、推销口才;定期举行辩论赛、演讲比赛,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将口才训练成绩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

(三)创建人际交往能力培养机制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指大学生之间以及大学生与其他人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了解需要并运用语言符号来实现心理沟通的能力。②学生应当把握人际交往的特点、功能和原则,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学会与各种群体和人打交道。为了提高社会能力,为步入社会做充分准备,学生应当掌握以下人际交往技巧:
1.积累社会学、公共关系学及社交礼仪知识。社会学、公共关系学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懂得如何与人沟通、交往。礼仪礼节是否合体规范直接影响到表达的效果,只有把流畅的语言表达和得体的礼仪举止结合起来,才会发挥口才的最佳效果。
2.尊重、关心他人,坦诚交流。“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对人一视同仁,富于同情心”是大学生交往成功的首要个性品质,也是同学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往的基础。③只有坦诚相待,参与同学感兴趣的事情,才能互相理解,结成深厚的友谊。
3.主动加强交往,正视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相互了解是同学产生友谊的前提。要善于让别人了解自己,以便增进友谊。要善于学习借鉴其他同学的长处,并对之表达赞赏之意。
4.掌握交谈艺术,多与别人交流。交谈是人际交往的主要形式,要有效地进行交往,需要把握交谈艺术。交谈时要学会耐心、虚心地倾听,不要打断别人的谈话;在表达自己的意见时,态度要诚恳、谦逊,选用简明词汇,语调适中,通俗易懂,并注意对方的反应。

(四)社会实践体系构建机制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指“走出校门,有组织地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并从中接受教育的活动。它较之于校内实践,除了客观现实性、创造性、社会性之外,还具有社会参与性的特征”。④它是学校与社会、书本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政府、社会团体、学校的共同参与,提倡社会化运作。应当由政府、企事业单位、学校等负责人联合组成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用制度来确保活动的实施,强化社会实践的社会化运作。
1.必要途径:政府政策支持。政府应当通过制定法律、法规的形式,并投入人力和资金,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供政策支持,使之合理化、正常化。有政府自上而下推动并资助这一活动,将会强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效果,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的构建。
2.重要途径:社会的配合。社会是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主要阵地,社会实践体系的构建应当适应社会环境与需求,实现社会与高校的互动。如果社会各单位为社会实践提供条件,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力度。
3.关键环节:高校的重视和参与。高校作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应根据社会的需求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引导他们将所学应用于实际,将“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纳入学校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经费。高校还应当加大资金投入,建立专项基金,保障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探索评价体系,合理评价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4.具体实施途径。在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可以进行以下尝试:(1)勤工助学活动,分为校内活动与校外活动。校内活动是学校以勤工助学补贴的形式为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的校内工作,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宿舍、图书馆等部门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务活动。校外活动包括家教、计时计件的劳务性工作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勤俭节约的精神,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基础。(2)项目(团队)化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可以组织暑期“三下乡”活动和基地化社会实践活动,如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的教学实习基地、团学系统建立的就业见习基地、科研管理部门建立的产学研合作基地等。(3)调查实践类。学生对某种社会现象和理由进行实地走访和调查,包括走访参观、调查研究、社会考察等形式。这对于推动学生接触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重要作用。(4)公益实践类。大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参加对公众有益的事情,如公益劳动、环境保护、爱心捐款、公益创业等活动。这类活动能够唤起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怎么写作意识,承担社会使大学生怎么写作社会能力科学化的实践取向相关论文由www.shuoshilunwen.com收集,如需论文.命,具有很强的教育效果。(5)科技创新活动。学生利用专业知识、技能特长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并将成果运用到个人创业、推动经济发展中去,主要包括课外科技活动、课外创业活动、大学生研究训练项目、大学生自主创业等形式,如大学生“挑战杯”赛事。
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形式,都应当坚持把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主要内容。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增强社会适应性提供了机会,有助于他们把理论和实际、学校与社会、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
[注释]
①Gresham,Frank M.& Stephen N.Elliott.Issues in the Assesent of Children's Social Skills[J].Assesent for Effective Intervention,1997(22):80.
②刘显.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及其培养[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19.
③何成银.大学生心理咨询与治疗[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201.
④焦新.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弘扬五四精神,推动全面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9-05-05.

相关论文

关于陈裕光作社会办学理念与其实践探析

摘 要:陈裕光在执掌金陵大学24年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怎么写作社会办学理念。在此理念指导下,金陵大学开展了丰富多彩极富成效。
浏览量:47038 点赞量:11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