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在历史教学中应用

摘 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一。在历史教学中应用这一原理有利于组织教学,本文概述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详细阐述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每一次调整,变化。对政治上层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促使上层建筑做出相应的调整, 历史教师教学时要把握这一点,使历史成为真正的科学。
关键词: 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政治上层建筑
什么是经济基础?认为经济基础就是生产关系主要是所有制:马克思认为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而生产关系就是指经济发展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定联系,而上层建筑指政治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其基本原理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主要是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发展)同时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中学历史的两大分支无疑是政治文明和经济文明,传统历史教材将二者相结合,学生容易横向把握某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但不利于纵向比较、研究中外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新教材不论是岳麓版还是人教版将中外历史内容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大模块,形成一种立体型知识框架、便于师生对内容归纳、建构,但也使历史少了鲜活的一面,历史教材成了政治法律教材,学生接触的是一大堆枯燥无味的概念、条文,一定时期经济对政治是如何决定的,政治对经济反作用是如何体现的,二者的矛盾运转是怎样推动历史前进的,所以我作为一位多年从事历史教学的教师倡议将政治文明史和经济文明史糅合在一起,最佳捷径就是经济基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从而让学生看到的是具有联系的历史科学,为此,本人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史说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封建经济内部艰难孕育的资本主义萌

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稀疏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关系,这种雇佣关系的产生标志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到清朝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和地区增加,这对明清的政治文化产生了一定影响,重农抑商的经济模式受到很大冲击,反封建斗士李贽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李贽等明清思想家没有提出新的政治模式,但当时出现反抗税监、矿监的斗争,说明封建制度已成为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理由。

二、借助外力的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与初步发展史

经济上、十九世纪六十、七十年代在外商企业、洋务企业刺激下,中国一部分官僚、地主、商人投资于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了;可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美风欧雨”的产物;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断了中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可能,但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瓦解了中国落后的经济基础,中国的经济基础必定重组,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与发展,但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受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双重压迫,政治上两面性暴露无疑,经济上的此消彼长引起政治上的此消彼长,一方面清政府自救、“洋务运功”、“清末新政”并微调经济基础,如采取官商合办和奖励实业,但单兵突进、只搞经济基础现代化、不搞政治上层建筑化是不可能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就说明这一点,但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调整经济政策;如允许民间设厂,所以出现众多的小微企业,直接的后果就是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并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最突出的表现,其中政治化的最大成果就是推翻封建帝制,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政治上层建筑设计为中国特色的责任内阁制,但由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也影响了他们在政治上的发言权,在这之后,中国长期进入新旧军阀统治时期,但对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还是宽松的,可是政治上层建筑基本是关闭的;所以政治与专制之争是时代的主旋律。

三、短暂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黄金时期

“一战”期间列强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入侵,再加上临时政府的提倡,实业救国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进入黄金时期,晚清状元张謇担任财政总长,顶层设计、通过一些振兴实业的政策、法令,冲击了中国“学而优则仕”的政治模式,开中国一代社会风气,但好景不长,一战结束,列强卷土重来,再加上日本利用一战列强欧战、无暇顾及、加紧入侵中国,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春天很快就过去了,但经济的发展还是对中国政治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因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更加壮大,掀起声势浩大的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希翼维护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但护法运动失败后,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言人孙中山提出,”南北军阀如一丘之貉”,从此资产阶级独立领导中国革命、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彻底破灭,但中国的革命没有结束,正如所说的,“中国的敌人一个也没有被消灭,所以中国的革命史继续向前发展的,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新的经济模式和政治模式,其中五四运动、中国另一个阶级、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中国进入无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的新时代,及新主义时代。

四、处于寒冬酷暑时期的民族资本主义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由于“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和“币制改革”、这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但由于政权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所以当时中国的经济基础是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封建自然经济、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日美先后左右中国的经济基础,所有这些势力对中国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形成错综复杂的合占,民族资本主义受多重压迫,基本上在国民政府统治后期奄奄一息;民族资产阶级所期望的第三条道路,即建立资本主义社会行不通;由于国民政府实行、特务统治、代表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shuoshilunwen.com提供,转载请保留.族资产阶级的党派发生分化,一部分投入国民党,成为其御用工具,另一部分进步党派与共事合作,抗战时期的边区“三三制”就是政治上层建筑的成功设计。这在的《新主义革命》中有详尽的介绍。

五、获得新生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五种经济并存,对民族资本主义、我们采取合理发展工商业,民族资本主义进入最佳发展时期;一九五三年又对民族资本主义进行了改造,实行国家资本主义,这可以说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探索,后来、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历史地消失,民族资产阶级也转变为社会主义劳动者,但由于民族资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丰功伟绩,并且要在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方针政策以及其他方面做出贡献;所以我们国家在政治上层建筑顶层设计时,确立了领导的合作制,用以发挥党派政治协商、参政议政、合作的政治职能。
在《新主义论》指出,中国的经济,决不是“少数人所得而私”,决不能建立欧美式资本主义社会,也决不能还是旧的半封建社会。谁要是违反这个方向,他就一定达不到目的,他就要自己碰破头的。这是将经济、政治结合起来论述、并给我们国家前途指明方向,所以我们研究历史其它理由时,也要将经济和政治、甚至文化联系起来,利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来研究理由、解决理由,这是捷径,也是策略论。
参考文献:
[1] 《新主义论》
[2] 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3] 宋 涛《政治经济学教程》
[4]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近代现代史》
[5] 曹大为 赵世瑜《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
[6] 曹大为 赵世瑜《政治文明历程》岳麓书社

相关论文

例析高中历史教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

论文摘要】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它对中学历史教学具有策略论上的指导作用,贯。
浏览量:22307 点赞量:6730

历史教学中正能量教育

关键词:正能量教育手段和策略 优点扩大化,缺点缩小化 教师课堂语言 意境 责任感 求知热情和兴趣教师要想方设法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正。
浏览量:9289 点赞量:3212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实施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的实质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围绕一个开放性的历史不足引导学生多侧面多层次地进行浅析浅析归纳和深思,通过具体不足的。
浏览量:118612 点赞量:25974

新中国成立之初十年中学历史教学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满目疮痍,百废待兴,我国不仅面临着恢复国民经济的重任,也担负着重建教育的使命。当帝国主义试图把新生的中国扼杀在摇。
浏览量:106781 点赞量:23563

历史教学革新中人文精神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人们就在不断地探索着神、自然与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人文精神就是人类在三者之中做出的选择,也是人对自身价值与能力的肯定。
浏览量:118107 点赞量:25429

学生,初中历史教学新对策

革新初中历史教学策略,是新课程革新的进展走势,是矫正历史课尴尬地位,顺应学习方式革命的必定要求,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是建立在性的上的,。
浏览量:55826 点赞量:12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