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崛起与对美国影响

摘 要:目前,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也面对来自国内外的严峻挑战。本文分析了中国经济崛起的背景、面对的挑战以及中国崛起对美国的影响。本部分回顾了中国经济发展变迁的过程,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源于高储蓄推动的大规模投资和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高。以购写力平价估算,中国的经济规模约相当于美国的80%,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远远低于美国。
关键词:中国;美国;经济增长;购写力平价
1674-2265(2013)09-0048-05
在过去的34年中,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快速崛起,成为现代经济学中最成功的经典案例之一。从1979年到2012年,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约有5亿人口摆脱了贫困。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成长为世界经济大国——最大的工业制造国、最大的商品出口国、最大的外汇储备国。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一些经济学家预测,在未来5年时间里,中国可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不过,就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而言,中国还属于经济欠发达的国家。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极大地提升了中美双边贸易关系。美国的统计数据显示,中美两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已经从1980年的50亿美元上升到2012年的5360亿美元。现在中国是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第三大商品出口市场和最大的进口来源国。为了充分利用中国的中国经济崛起及对美国影响相关论文由www.shuoshilunwen.com收集,如需论文.市场和劳动力优势,许多美国公司在中国开办业务,这些业务帮助美国企业使其保持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并为美国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低成本商品。中国政府大量购写美国债券(约为

1.3万亿美元)有助于美国政府为预算赤字融资,从而保持低利率政策。

然而,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使美国政府提高了对中国经济的关注程度。有人提出,中国利用不公平的贸易政策,比如,估值偏低的人民币汇率给国内企业补贴,增强了中国外贸企业的竞争力,使大量廉价商品进入美国市场,威胁到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就业。还有一些人认为,中国利用产业政策保护国有企业,却未能保护知识产权,美国的知识产权在中国遭遇了普遍的侵权,进而影响了美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此外,中国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中国政府实施的贸易政策和投资壁垒政策限制了美国企业在中国的销售,损害了美国企业的利益。
中国政府深知,经济增长是社会稳定的前提。目前中国面对严峻的挑战,可能会影响经济长期增长。这些挑战包括:经济的增长过度依赖于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而不是消费;对国有企业的过度保护;银行体系较为脆弱;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中国政府承认这些理由,并承诺通过经济改革和结构调整来刺激消费支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低污染产业。本文将分析中国经济崛起的背景、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中国经济面对的挑战以及中国经济崛起对美国的可能影响。

一、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

(一)改革之前的中国经济

1978年以前,中国实行指令性的计划经济。所有产出由国家制约,政府制定生产数量,制约商品,进行资源分配。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实行农业集体化,成立了人民公社。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为了支持重工业发展,政府进行了大规模投资。到1978年,中国有3/4的产出都是由国有企业根据政府的指令性计划生产的。私人企业和外资公司被禁止。中国政府奉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对外贸易活动仅仅限于获取那些在中国无法生产的商品。
指令性计划经济造成中国经济停滞不前、效率低下。因为经济的所有方面都由政府制约和管理,对企业既缺少内在的利益激励,又缺少外在的市场竞争,再加上严格的管制和产出制约使经济机制被严重扭曲。1978年,中国政府决定结束计划经济体制,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以推动经济增长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如中国经济改革的设计师所说:“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二)中国经济改革过程

1979年,中国经济改革正式启动。政府首先在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度,建立所有权激励,允许农民在市场上出售自己生产的农产品。中国政府在东部沿海地区建立了4个经济特区,以吸引外国投资,推动出口,进口高技术产品。政府还将对企业的制约权力下放到地方政府,并允许按市场化原则运转和竞争。中国政府选择了更多的沿海城市作为开放城市和开发区,允许他们尝试市场化改革。通过贸易自由化打破贸易壁垒,鼓励市场竞争。中国通过初期的经济改革试验,力图确定哪些政策是有利于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把这一过程称为“摸着石头过河”。

(三)中国经济增长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见表1)。中国的统计数据显示,从1953年到1978年,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约为6.7%。不过,一些经济学家对此提出质疑,他们怀疑一些中国官员出于政绩的考虑而夸大产出。安格斯·麦迪森(Angus Maddison)估计,在这一时期,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约为4.4%。1958—1960年的“大跃进”时期,以及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在1979—2011年的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9.9%。这意味着,经济规模平均每8年翻一番。
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了中国经济(尤其是在出口领域),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从2007年的14.2%下降到2008年的9.6%,2009年又进一步下降到9.2%。为了应对危机冲击,中国政府实施了规模巨大的经济刺激计划,以推动国内投资和消费,阻止经济减速。2010年,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10.4%,2011年为9.2%。与其他较大的经济体相比,在危机中,只有中国维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率(见图1)。2012年,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减缓至7.8%。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3年,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8.0%,2014年为8.2%。

(四)中国经济增长的理由

经济学家通常把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理由归于两个因素:一是大规模的资本投资(通过国内储蓄和外国融资);二是劳动生产率的快速提高,这两个因素相辅相成。改革开放提高了经济效率,提高了产品产量,增加了可用于投资的资源数量。
中国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储蓄率。1979年,中国国内储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2%。在这一时期,大部分国内储蓄来自国有企业的利润,并且由政府用于国内投资。经济改革包括对企业的分权管理,使企业储蓄和家庭储蓄大幅增长,中国储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持续上升,2008年达到53%(美国储蓄率为9%),成为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如此高的储蓄水平有力地推动了国内投资。事实上,中国的总储蓄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了总投资水平,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净贷方。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另外一个理由是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通过将生产资源用到更有效率的用途,尤其是以前由政府严格制约的领域(如农业、贸易和怎么写作业),直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例如,农村改革有效地提高了中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使更多的农民可以转移到工业制造业部门。经济分权管理使中国的非国有企业增加,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会自动选择那些更具市场导向性、更有效率的生产活动。中国经济的更大一部分,即出口部门,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压力,从而迫使其提高劳动生产率。外国直接投资也给中国带来了新技术和新产品。
中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表现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对产出增长的评估中剔除投资增长(比如劳动力和资本),通常归因于科技进步。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因利用外国先进技术和知识而使全要素生产率以较快的速度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因。然而,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通过向国外学习而获得进步的空间会变得越来越小,除非中国成为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或者推进新一轮的经济改革。一些经济学家预测,在未来5年内,中国实际年均经济增长率可能放缓(见图2)。2013—2020年,中国年均经济增长率可能降至6.4%;2021—2030年,可能进一步降至3.6%。中国政府表示,将努力中国经济崛起及对美国影响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shuoshilunwen.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降低对能源密集型和高污染产业的依赖,转向更多依靠高新技术、绿色能源和怎么写作业。

二、关于中国经济规模的测算

一些经济学家正在致力于测算,中国经济是否能够超过美国,或者中国经济在什么时间能够超过美国。中国经济的实际规模一直是经济学家关注的重点。因为按照美元的名义汇率测算,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8.2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经济规模的2/3。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190美元,相当于日本的13%、美国的12%(见表2)。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用名义汇率将中国经济规模换算成美元,并不能反映中国真实的经济规模以及相对于美国的生活水平。名义汇率仅仅反映外币兑美元的,并不包括各国之间商品和怎么写作的差异。比如,如果将一定数量的美元换算成人民币,那么,与美国相比,在中国可以购写到更多的商品和怎么写作,这是因为中国商品和怎么写作低于美国。相反,由于日本商品和怎么写作高于美国,如果将一定数量的美元换成日元,那么,在日本购写的商品和怎么写作要比在美国少。经济学家试图通过用美元的实际购写力来测算汇率,以便使各国经济规模具有可比性。
用购写力平价估算,会增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估值。相关数据表明,中国的商品和怎么写作约为美国的47%,调整这一差异将使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8.2万亿美元(根据名义汇率计算)提高到12.6万亿美元(根据购写力平价计算)。目前中国的经济规模约为美国经济规模的80%。按购写力平价计算,中国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会从1990年的3.7%上升到2012年的15%,与此同时,美国占全球生产总值的比重在1999年达到峰值2

4.3%之后出现下降,2012年下降为 18.7%。

一些经济学家预测,按照购写力平价计算,中国将很快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到2017年这种情况就会出现,到2030年,中国经济规模将超过美国的2

4.1%。

按照购写力平价计算,会使中国2012年的名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6190美元提高到9460美元,相当于美国的18.9%。一些经济学家预测,到2030年,将进一步上升为32.8%。实际上,无论以名义汇率计算,还是以购写力平价计算,在未来几年之内,中国都会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但是,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美国的水平可能尚需时日。

(一)中国:世界最大的制造商

根据对中国、美国和日本制造业在2004—2011年的增值总额估算(以美元表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制造业国家(见图3)。增值总额数据反映出该国生产的制成品的实际价值减去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投入和原材料价值。相关数据表明,以增值总额为基础计算,中国已经在2006年超过日本、在2010年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制造国。2011年,按照增值总额计算,中国制造业的价值比美国高出23.3%。不过,与美国和日本的情况不同,中国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2011年,中国制造业增值总额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

2.3%,相比之下,美国为11%,日本为18.9%。

在德勤公司(Deloitte)发布的“2013年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中,将中国列为2013年世界制造业的第一名,并且预测,在未来5年时间内,中国都将保持第一名的位置(2013年美国排名第三)。

(二)中国的劳动力成本

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初期,庞大的人口规模和较低的工资水平使中国拥有了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近年来,由于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这种优势正在减弱。从2000年至2012年,中国实际工资年均增长率为11.8%(见图4)。2000年,中国月平均工资为94美元,墨西哥为311美元,中国平均工资水平是墨西哥的30.2%。到了2012年,中国月平均工资为625美元,高出墨西哥3

2.6%(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 耿 欣;校对 YJ,GX)

相关论文

财会美元霸权衰落和中国经济崛起

摘要:本文通过对美国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的横向和纵向比较,发现世界发展的图景论文格式范文美国的绝对衰落,而是其他国家的相对崛起。以。
浏览量:119434 点赞量:26085

简述中国经济崛起与对美国影响

摘 要:目前,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也面对来自国内外的严峻挑战。本文分析了中国经济崛起的背景、面对的挑战及中国。
浏览量:155164 点赞量:33254

中国经济增长对FDI流入影响实证

中国自1978年实施经济革新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增长超过9%。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直接投资吸收国。
浏览量:119071 点赞量:25937

中国经济增长对FDI流入影响实证

中国自1978年实施经济革新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增长超过9%。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直接投资吸收国。
浏览量:106802 点赞量:23418

中国经济外资依赖特点与其影响

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三十年中,外商直接投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外资在中国的投资规模越来越大,由1985年的19。
浏览量:8087 点赞量: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