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当代社会思潮和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

摘 要 人类正处于一个“化”时代。应依据当代社会思潮和民族地区大学生若干“化”之特征,以“化”制“化”,从理论支撑、认识前提、主要渠道、重要抓手、时间要求、关键环节、心理基础、实践条件、根本保障等层面实施“九化”举措,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科学化水平。
关键词 社会思潮 特点 化 创新 核心价值观 引领
:A
人类正处于一个“化”时代。观世界,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看中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四化”目标早已深入人心;十八大又提出“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新的“四化”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还创造性地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等。在意识形态领域,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首次把“三化”结合在一起,作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根本任务。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本义为变化、转变的“化”,既是客观世界的基本属性,亦是社会思潮的重要表征。纵览当代中国社会思潮流变谱系,但见潮涨潮落、相互激荡、进退不居、起伏不定的各种思想“潮化”图景。基于调查和实证分析,应依据当代社会思潮和大学生“化”之特征,以“化”制“化”, 实施“九化”举措,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引领社会思潮的科学化水平。
1理论支撑:内化创新理论成果,巩固用科学价值观正面引导社会思潮的学理根基
针对社会思潮观点内容浓厚的政治化的特征,应把内化创新理论成果,巩固用科学价值观正面引导社会思潮的学理根基,作为提升引领水平的理论支撑。在当代中国,尽管一些错误、反动、腐朽的思潮有着学术理论的包装,但其政治本质依然是要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常言道:扶正才能祛邪。社会思潮总是以某种思想理论为支撑。为提高民族地区高校科学引领社会思潮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态度,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和研究。一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和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并内化为思想政治素质。二要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关于以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深化改革等精神为指引,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要研究2013年12月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所强调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加强社会思潮动态分析,强化社会热点难点理由的正面引导,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等精神的落实举措。四要切实认真学习贯彻组织部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和改善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五要研究新一届领导集体关于民族地区的路线方针政策等。
2认识前提:转化思想观念和态度,借由社会思潮积极介入现实
针对当代社会思潮多元化以及良莠共生的糅杂化的特征,必须以辩证的观点对待社会思潮。这是提升引领社会思潮科学化水平的认识前提。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是一个需要不断地与错误社会思潮作斗争的过程。“当某一种错误的东西被人类普遍地抛弃,某一种真理被人类普遍地接受的时候,更加新的真理又在同新的错误思想作斗争。这种斗争永远不会完结。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当然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因此,对待社会思潮,必须正确运用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辩证观点和思维策略,摒弃在绝对同一中思维或在绝对对立中思维的形而上学思想观念和策略。应当看到,思想政治教育与当代社会思潮无论是在理论基础、思想观点、思维方式,还是价值取向、政治动机上都存在差异和冲突,但两者并非纯粹是完全对立的关系,相反两者之间还存在着相互关联和互动的同一性。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其学科的独特性,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分析和引导当代社会思潮的重任。同时,当代社会思潮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拓展了空间,为思想政治教育关照和介入现实提供了重要的相似度检测环节、可资借鉴的有益资源和宝贵启迪。在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地位的前提下,有选择地针对当代社会思潮对民族地区大学生影响的具体情况,运用科学合理的策略引导当代社会思潮是推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必须把“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作为引领社会思潮的指导性方针原则,以科学的批判精神对待各种社会思潮,去粗取精,去芜存菁,重视主流意识形态与各种社会思潮的交流互动,以期获得“除掉毒草可以肥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应。
3主要渠道:深化社会思潮专题教育,提高对主要社会思潮的科学剖析能力
针对社会思潮学术化、理论化特征,应以高校思政课为主渠道,深化社会思潮专题教育,提高对主要社会思潮的科学剖析能力。错误思潮常披着理论创新、学术创新的外衣,干颠覆中国道路、推翻党的领导的勾当。为此,要积极探索专题式教育教学方式策略,在正面引导、深度引导上做文章。当前讲抵制错误思潮的侵袭,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有机统一。十八大提出“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目前,封闭僵化的思潮和改旗易帜的全盘西化的思潮在舆论场竞相发声、斗争此起彼伏,对主流意识形态提出严峻的挑战。质言之,前者就是“左”倾思潮(常与民粹主义、民族主义相互糅杂、相互攀附、相互交织、相互催化),后者则是右倾思潮(如新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普世价值”、宪政思潮等)。当务之急一是把帮助大学生排除“左”和右的错误思潮的干扰,摒弃老路和邪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应对多元化社会思潮对民族地区大学生影响的中心环节和核心任务。二是格外关注和积极应对覆盖面广、渗透力强、危害性大、根深蒂固的消极、腐朽社会思潮及其消极影响,譬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这些思潮虽然短期内对国家政治稳定大局和党的执政合法性不足以构成重大的现实威胁,但如任其滋长蔓延,势必误导和搞乱大学生价值取向,动摇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信心。宣传思想工作固然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但对各种社会思潮尤其是错误反动腐朽的思潮必须予以适当的评介、剖析和批判。毕竟激浊才能扬清,抑恶才能扬善。要以正确的立场、鲜明的观点、坚定的态度、严密的逻辑、客观的事实、确凿的数据、典型的事例,对各种错误思潮和观点进行深入辨析和有力批驳,帮助大学生区分是非界限、分清良莠芜菁、澄清模糊认识,提高对主要社会思潮的政治辨别力、免疫力和剖析能力。7心理基础:强化大学生社会公正感,消解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
针对国际思潮由追求自由平等向追求公平正义转化、社会思潮内容现实生活化、渗透影响潜移默化等特征,应把增强大学生社会公正感,化解和消除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作为提升引领水平的心理基础。今天,追求公平已是时代的最大潮声,呵护公平则是社会的基础共识。有学者认识到,当今国际社会思潮开始转变,由追求自由平等转向追求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渐成为国际社会新思潮(阎学通,2012)。公平正义理由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社会诸多矛盾的交结点,成为社会关注度很高的理由。国家主席在2014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我们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当下中国的时代强音和我们党施政的核心理念之一。当前,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包括公平正义思潮产生、传播的重要环节,也是社会不公理由引发的社会思潮“易感”人群之一。同时,大学生也面对着就业创业难、思想上有困惑等实际理由。他们能否客观理性地看待社会不公现象,关乎高校和社会的稳定和谐。他们的社会公正意识如何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制度的公正和完善。因此,我们应把公平正义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理念、重要原则,把公平正义观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把大学生社会公平感的提升作为实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支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撬动点、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的发力点。为此,要深入研究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公平感状况、大学生怎样养成和践行社会主义公正价值观的理由、民族大学生“公平焦虑”纾解路径、公正感和公平指数提升原则、途径、载体、策略、策略和实现形式。
8实践条件:活化主体实践养成方式,巩固引领社会思潮的成效
针对社会思潮目标指向实践化的特征,应把活化主体实践养成方式,巩固引领社会思潮的成效作为提升引领水平的实践条件。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许多仁人志士将其作为孜孜以求的一种永恒价值。然而,曾几何时,功利主义、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横行无忌、大行其道,社会上充斥着追名逐利的短期行为,熙来攘往奔竞于名利场上的人们根本无暇顾及不朽之名的诉求。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的功利化特征亦凸显起来。面对这一理由,我们必须在实践养成上做文章。毕竟实践是形成科学价值观的基础,也是衡量科学价值观是否确立的标准。“立德”、“立功”、“立言”联系的中间环节在于“立行”。要消解不良思潮的影响,坐而论道、纸上谈兵根本无济于事,应坚持教育和实践两手抓,以教育引导实践、以实践深化教育。要采取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的主体实践养成方式,开展涵养正确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如大学生道德实践活动、学雷锋志愿怎么写作活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民族传统文化活动、重要节庆活动等,推动大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养成,推动外化于行,巩固引领社会思潮的成效。对于民族地区高校而言,文化熏陶是大学生的重要实践养成方式。应积极拓展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大力发掘利用民族地域文化的德育价值,不断集聚引领社会思潮的正能量是一项紧要的任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为一些社会思潮的滋生提供了温床和土壤。但是,民族地区多姿多彩、特色浓郁、底蕴深厚的民族地域文化若得到合理的发掘利用,不仅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弥足珍贵的文化价值素材,也可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有效抵御不良思潮的侵蚀提供强大正能量。
9根本保障:固化引领思潮的成果,健全引领社会思潮的科学机制体制
针对社会思潮潮起潮落的周期性变化、社会影响的顽固化等特征,应固化引领思潮的成果,健全引领社会思潮的科学机制体制,并以此作为提升引领水平的根本保障。既要善于以“化”制“化”,又要善于以不变应万变,揭示科学引领社会思潮的内在本质,把握科学引领社会思潮的规律,并用制度形式加以固化,形成引领社会思潮的长效机制体制。看似扑朔迷离的社会思潮,其发生、运转、嬗变以及施加影响并非杂乱无章,而是有着一定的规律。只要把握了规律,就能临危不乱、处变不惊,从容应对、科学有效地引领各种社会思潮。首先是国家应对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论争进行认真梳理和科学总结,以决议、党章、国家法律等形式给出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结论,是避开或减少一些错误社会思潮周期性抬头的制度保障。有学者提出,执政党可以考虑写第三份若干历史理由的决议(彭真怀,2014),这是极有见地的。其次,民族地区高校要建立健全引领社会思潮的科学机制体制,包括把握社会思潮态势、分析预测、监控、规约、舆论引导、对话、网络审查、信息员报告等机制体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认同、教育和传播机制体制;有效引领社会思潮的动力、保障、协调、包容、利益诉求、疏通引导、榜样示范、反馈反应、整合、检查评价、责任追究机制体制等。
总之,要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引领社会思潮的科学化水平,必须针对社会思潮的特征,善于以“化”制“化”。只要我们坚持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思想和科学的策略积极应对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形成理性认识,推动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有机统一,就会渐臻佳境,无限趋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极高境界——“ 出神入化”的“化”这一绝妙的境域,换言之,即基于对必定规律的认识和利用的自由和谐状态。
参考文献
[1] 李建华,等.多元文化时代的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社会思潮有效引领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2.
[2] 刘云山.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J].求是,2014(2).
[3] 王伟光.借力网络新媒体传播哲学社会科学[N].人民日报,2014-04-17.
[4] 程霞,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机制研究述评[J].思想研究,2013(5).
[5] 当代西方思潮与思想教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6] .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 陈立思.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8] 邱柏生,等.从社会思潮的影响特征看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J].思想理论教育,201O(17).

相关论文

西部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探析

随着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电脑设备的普及,网络正以迅猛的速度影响着社会的进程和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网络继报纸、广播、电视。
浏览量:119916 点赞量:26553

西部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探析

随着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电脑设备的普及,网络正以迅猛的速度影响着社会的进程和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网络继报纸、广播、电视。
浏览量:34569 点赞量:9244

民族地区思想政治高效课堂揭秘

高效课堂的秘密包含呵护情感,关注学生,即使评价,注重评价等。1 呵护情感 曾记得索利特尔富在他的《教育心理学》中说到:无论何时何地,对。
浏览量:22210 点赞量:6277

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特色

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代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思想素质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面貌,。
浏览量:142801 点赞量:30582

西方社会文化思潮和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在世界范围内,文化不足已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国际格局的转变、资本主义矛盾的发展、社会主义运动面临新的挑战、科技革命的兴起。
浏览量:60708 点赞量:1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