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从社会认同心理角度当下我国社会和谐和国民心理和谐

(一)背景介绍

“吊丝”一词本来活跃于百度贴吧中,是网民对“李毅吧”的吧友们的一种嘲讽,不料却被“李毅吧”的成员们欣然接受,并且吧友们在这个词汇上大做文章,将本来不雅的词汇赋予了很多底层群众所经历的辛酸故事,从而使得这一词汇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共鸣。2012年2月,凤凰网报道专题《屌丝:一个字头的诞生》,腾讯网紧跟其后发表《屌丝:庶民的文化胜利》,《人民日报》也将这一现象搬上版面,这意味着“吊丝”一词以及其背后传递的作用不仅仅只是流行于网络世界中,在主流大众媒体的报道和渲染下,它已然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并且以一种“亚文化”的形式广泛被社会大众所接受。
当然,“吊丝”一词主要还是活跃在青少年和青年群体中,它得以流行开来除了使用主体自身的社会心理动因,如:通过自嘲来获得一种心理慰藉;从众心理;追求流行时尚等,也与网络等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有关;同时,社会对不同于主流文化的包容性的大大提高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存在即合理。这一文化现象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的关注必定有其合理性,那么这种合理性如何体现,这一现象对社会大众尤其是广大网民以及社会运转和发展的影响又是如何体现的,本文将从社会认同心理的视角作浅薄的分析。

(二)社会认同心理

“社会认同”一词,所指的是个人通过自己(或他人)在某社群的成员资格把自己(或他人)与其他人区分开来,并将该社群内典型成员的特征冠于自己(或他人)身上,让自己(或他人)的特性等同于社群内典型成员的特性。本文主要从社会认同的狭义理解着手,包括价值认同、角色认同、以及社会认同的动机,降低无常感或提高认知安全感;提高自尊;满足归属感与个性的需要;找寻存在的作用。专家认为社会认同不是一个固定的或是单一的实体,而是一种认识、一种态度、一种趋向、一个过程。认同不是预先设定的,他是从对自身的行为,语言和每日实践与社会情境和环境相互关系的解释和归因中引发的自己与环境之间复杂的动态平衡过程。认同感是一种社会心理稳定感,具有群体性。所以说,这种社会认同是个人和群体两个层面来阐释的。

(三)“吊丝”亚文化中的社会认同心理及其带来的国民心理和谐

心理和谐,自然联想到心理动力理论中的心理防御机制,即个体在面对焦虑时,自我在本我与超我中协调以达到心理平衡效果。我个人认为心理防御机制类似于“鸵鸟政策”,并不能解决实际理由,却可以使人心理得到慰藉。
认同感同样是一种防御机制,“吊丝”是一种自嘲,也是一种自我矮化,通过这种表现与世无争的方式来对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困扰和烦恼表达不屑一顾的态度。这是对主流文化所倡导的成功学的一种解构,在这种解构中,人们建构了自己的作用世界,可以说,这个作用世界是一把保护伞,让他们免于现代社会的各种压力;或者说,这样的作用世界为他们提供了逃避竞争和压力的渠道。然而,无论如何,“吊丝”亚文化对个人达到的效果是解压。
以上是从社会认同感在个人层面上的影响分析,从集体层面来说,个人在社会结构性的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中显得渺小而微不足道,加之消费的膨胀与媒体的传播能力,当下社会一些阶层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相对剥夺感。面对这种困境,个体在群体中找到价值认同和群体认同可以很好的为心理救赎找到出口。
“吊丝”已然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无论是奋斗在北上广的蚁族们,还是就职在高级写字楼的都市白领们,甚至演艺圈里德艺双馨的成功人士都以“吊丝”自居。所以说,社会的不同阶层都在接受这样的亚文化,这就为不同阶层不同生活水平的人们增加了更多的同质性,这种同质性则是社会大众产生安全感、归属感的前提。
这样,广大青年群体在对这一亚文化的认同中找到了群体归属感,提高了自身的价值认同和角色认同,从而在社会结构化不公平中推动了心理的平衡与和谐。

(四)“吊丝”亚文化中的社会认同心理带来的社会和谐

社会和谐我想从社会氛围里的宽容性即多元化,自下而上的话语权的影响力和正统与权威被质疑的力度三个维度结合“吊丝”亚文化中的社会认同心理来讨论。
“吊丝”亚文化其实带有一种后现代的视角,即反对权威,解构主流文化,建立自己的作用世界。
社科院副研究院沈杰说“吊丝文化的产生和现实中经济社会地位的分化一样,有其必定性。一些人可能从经济和社会地位上的确处于边缘,自称‘吊丝’情有可原,但也有我们眼中的成功人士称自己是‘吊丝’,可能是想借助这个符号来表达对社会的反讽。”
由此可见,“吊丝”亚文化在社会各阶层中都具有高度的社会认同,这无疑会增强社会各个阶层群体的凝聚力,同时,也能够缓解穷人对于富人的扭曲了的“仇富”心态,这对社会整体的和谐与稳定具有了重要作用。
在人们对于这一亚文化的社会认同下,“吊丝逆袭”的故事纷纷被搬上荧屏,小人物的励志成才故事,普通青年对正能量的坚持与传递,这些在给予社会大众以积极正面的社会化同时又强化了社会对这一亚文化的社会认同。重点是,“吊丝”逆袭得以实现一方面需要自身的能力与信念,另一方面则是社会要提供向上流动的正当渠道,对“吊丝”亚文化的社会认同则传递了这一理念,即相信中国当下纵然社会存在很多结构性的理由,但它依然不缺乏社会流动的渠道,而个体要做的就是努力培养自身能力,提升修养和素质。
另外,随着网络,传媒的愈发强势和“吊丝”群体的壮大,它们无形中形成一种区别于政府和市场的第三方力量,他们得以发声且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在它们成为推动社会和谐的积从社会认同心理角度当下我国的社会和谐和国民心理和谐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shuoshilunwen.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极力量的同时,要避开出现网络暴力和媒体运动化的治理,这也给政府完善各方面制度法规敲响警钟。(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