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定位,以需定教,提升生物教学有效性

摘 要:关注、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目前,我县农村普通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与学生自我心理需要之间的矛盾,忽视了教学要求与学生需要间的转化,忽视了学生学习需要的激发、引导和维持。本文就基于学生需要开展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即对以需定教作一初步尝试。
关键词:学生需要;以需定教;有效性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某人非常疼爱他的宠物犬,对它非常舍得花钱,他听说深海鱼油对犬的发育很有好处。他便写来鱼油,把犬用双膝夹着,对着犬嘴往里灌鱼油。可是犬并不领情,反而用力挣扎,鱼油流了满地,他非常生气,准备转身走了。可是突然发现,宠物正静静地舔食流在地上的鱼油!他这才明白,原来犬抗拒的不是鱼油而是他的喂养方式。其实教学也是一样,学生有时反感的不是知识,不是老师的关爱,而是“给”的方式。这就要求学校、教师要关注并尊重“学生的需要”。
学生需要什么?如何获知学生的需要?在教学中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需要组织教学?这将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深思的理由。

一、需要和学生的学习需要

需要是什么?通俗的说是人们缺乏某东西而产生的一种“想得到”的心理状态。从心理学角度讲需要是由机体自身要求或外部条件刺激引起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的心理状态,也就是所期望的状况与实际存在状况之间的差距,是客观需求在主观上的反映。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并把前四种需要称为“基本需要”,后一种称为“成长需要” [1]。
“学生的学习需要”是一种以成长需要为主又包含基本需要的复合体。但目前学生在学校所表现出来的“需要”并非完全是学生自发的“我想要”[2],已经掺杂了父母、长辈、兄弟姐妹等家庭因素,学校老师因素,社会环境因素,是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建构起来的产物。为此,现实中学生的需要内容丰富,却很抽象,甚至很难表达。部分学生自己都不清楚他的需要是什么。

二、学生需要的激发与唤醒

学生的学习需要与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有紧密联系,是相互影响的。凡是有兴趣的事物,人们总是想办法去认识它,接近它、获得它,并对它产生愉快的情绪、持久的专注,形成良好的动机。学生的学习需要是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的基础。
生物教师应充分利用生物这门学科具体生动、与生产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实用性强等特点,配合以新颖、多样的教学策略,来吸引学生,让学生感觉到生物不像英语、数学等学科那么抽象难懂,积极为学生创设和谐融洽课堂氛围,满足学生的归属需要。就高中生物的学习,尤其是普通班的学生,教师应一开始就让学生体会到他们与实验班的学生一样,是在同一起跑线上的,甚至可以比实验班的学生更好、更强。让生物成为很多学生的强势学科,从而满足学生希望被同学、被老师认可的需要,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学习动机。
生物教师应利用一切机会了解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准确了解和把握他的家庭状况,性格,爱好。从而建立良好、稳固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满足学生的交往和被尊重的需要。从侧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有时学生喜欢生物这门学科,就是因为喜欢老师。
生物教师应利用各种场合 “赏识”学生,对学生建立积极期待,以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成就需要。其他学生没有的生活体验、生物实验的漂亮设计、到位的图形分析、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述,都可以成为学生的闪光点。在批改作业或试卷时,做的好的,思维活跃,思路新颖的,我总是喜欢打个“好”、“ 准确”、“厉害”等评语,并把学生名字记下来,在讲评时穿插着进行表扬。表扬被认为是最为廉价,最有效且最易于使用,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激励学生的策略。
三、以需定教,基于学生需要的课堂教学策略

1.教师深刻理解、领会《课程标准》和教材,整体把握学生发展的需要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四大课程的基本理念: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尊重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更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新进展;更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由原来通俗讲的“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升为“四基”( 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策略、基本情感和价值观),弱化了知识本身,突出学生思想、情感的培养。另外,浙科版生物教材中概念、原理、规律的呈现方式是按科学发现史的时间顺序编写,也充分体现了《课标》对课程目标的要求:知道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索精神,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以需定教,实现“需”与“教”的统一

需要各种各样,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有正当的也有不正当的。生物教师必须重视学生需要的转化:将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需要;将学生的被动需要转化为学生的主动需要;将学后产生的需要提前转化为课前的需要;将个别、部分学生的需要引导转化为多数、共同的学生需要;将学生间歇、一般的需要转化提高到持久、强烈的需要等等。
(1)根据课程标准,展示具体的教学目标,指导学生的学习需要
课标、教学指导意见、考试说明上的要求并不完全是适合学生的学习目标,它要针对教师所任教的班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差异性;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是本堂课的短期目标,而非教学指导意见中的长期、甚至是终身目标,对象一定要是学生,而非教师本身。通过展示,让学生明确自己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自己的“本意”,建构本堂课的综合需要。实现课标、指导意见、考试说明、教材与学生的统一。比如在学习高二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细胞增殖时。教学指导意见给出的要求是,基本要求:简述细胞周期;概述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区别各时期细胞分裂图;尝试识图和绘图,总结、归纳各时期细胞分裂图的异同,认同生命运动性,形成事物发展过程中由量变到质变的唯物辩证观。合理定位,以需定教,提升生物教学有效性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shuoshilunwen.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发展要求:概述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DNA数目变化规律;绘制各时期细胞简图。针对性转化成适合学生的学习目标是,知识目标:通过圆饼图、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细胞周期;通过课件和制作模型的策略帮助学生区别各时期的细胞分裂。能力目标:通过对各时期图像的观察比较,帮助学生提高比较、推理等思维能力;通过制作染色体模型,帮助学生提升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图像,帮助学生客观认识生命现象,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增强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认识生命现象的意识;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等活动。帮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积极参与。(2)教材的二次开发,将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自主需要
教材不是“圣经”而是 “材料”,教材观的变革也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面对新课程标准,教师和学生不是 ‘材料员’而是 ‘建筑师’,他们是材料的主人,更是新材料和新教学智慧创生的主体。应运而生就出现了教材二次开发。“教材二次开发”不是抛弃教材,另起炉灶,也不单是简单的教材内容的裁剪和拼接,也不单是教学策略的转变和调整,而是教师在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关系的基础上,去理解课程标准,了解学生需要,并吃透教材,进而对教材进行理性裁剪,以推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基于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需要的 “课程创新”。它更侧重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调整、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补充以及教学资源的开发[3]。比如针对目前死灰复燃的甲型H1N1和它的变种H7N9造成的禽流感死亡现象可以进行教材的二次开发,并以“理由”方式呈现:
①甲型H1N1、H7N9是什么?它有无细胞结构?它与导致肺结核的结核杆菌有何区别?(联系必修一教材细胞结构)
②甲型H1N1、H7N9怎么存活?它增殖原料、能量、酶来自哪里?遗传物质是什么?用什么策略确定?如何确定?(联系必修二教材遗传物质的证据)
③甲型H1N1、H7N9的致病机理是什么?人如何进行预防和治疗?(联系必修三教材免疫)
④归纳甲型H1N1、H7N9所代表病毒的作用?(联系选修三教材基因工程)
⑤如果你是国家领导人,你会采取哪些有力的措施预防和治疗?

(三)尝试中产生疑惑,错误中提炼理由,互动中生成需要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让学生尝试完成学习任务,呈现尝试中产生的疑惑和错误,并形成所需探讨的理由,激发和生成学生的学习需要。如在进行《基因工程》专题复习课时,可以从学生产生的认知错误中,提炼出理由,生成学生学习需要后再组织教学的。
从学生利用基因工程策略在牛乳中生产人血白蛋白图形中的表述差异,投影展示学生的学习错误:化学合成法,还是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基因;一定导入乳腺细胞;病毒感染;直接从细胞中提取人血白蛋白,不用表达;所有受体细胞都有目的基因并表达等等。启发引导学生提出如下理由:
如何获得目的基因?选择谁做受体细胞?如何导入受体细胞?要不要筛选受体细胞?怎样筛选?
通过展示学生错误答案,并让相应的学生表述书写理由,这样可以暴露学生的知识漏洞和能力缺陷,教师及时发现并纠正,这正是基于学生需要的教学。
(4)需要激发在课前,维持于课堂始终
导课是激发学生学习需要的起始环节,也是重要环节。教师应精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所感兴趣、想知道的理由,按需教学。
学生合理定位,以需定教,提升生物教学有效性由优秀论文网站www.shuoshilunwen.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先有内心需要才能转化为对教师的教学期望,教学才能收到高效。比如在进行选修三动物克隆的教学时,可以播放克隆羊多莉的实验过程的视频,让学生自己提出感兴趣的、希望知道的理由。
总之,学生需要是学生学习的、动机,对教育教学工作作用深远。正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的,教育工作最深刻的作用在于造就和培养人的需要。学生的需要是各种因素的集合体,教师要充分利用高中学生的需要,为学习新知识增强动力。当我们的教学不再只是教师的教,当学习成为学生需要的时候,我们的教育教学就发生了根本变化。
(作者单位:浙江开化县华埠中学)
(责任编校:青凤)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 当代教育心理学[M].重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
[2]谭斌.再论学生的需要—兼作对现阶段合理对待学生需要的倡议[J]. 教育学报,2006(3).
[3]沈健美,林正范.教师基于课程标准和学生需要的“教材二次开发”[J课程·教材·教法,2012(9).

相关论文

论据词定教,提升词语教学效度

【摘 要】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项基础训练,小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词语,是阅读和写作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基本功。要使学生牢固地掌握词语,。
浏览量:71200 点赞量:16250

搞好衔接教学,提升物理教学质量

摘 要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领域内一门重要的学科,旨在探究物质在运动过程的普遍规律,包括对研究物质结构的科学门类,而在大学物理学课程中。
浏览量:155741 点赞量:33520

优化新课导入,提升化学教学效益

论文摘要构建富有实效的课堂,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教学新理念的核心,也是我们广大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而富有实效的课堂需要着眼于教学的。
浏览量:118787 点赞量:26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