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高校教育应重视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术

摘要: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名族未来希望的重任,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及时转变教育观念,把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放在首位。
关键词:高校教育主体意识教育观念
引言
主体意识指人的自主、自立、自强的独立意识,是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与社会性的具体表现包括独立思考,敢想、敢说、敢做、敢当;不依附、不盲从、不随波逐流、不逆来顺受;自主学习、主动发展、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积极进取等。学生主体意识主要表现在其人格的独立性、学习的主动性、实践的能动性和思维的创新性上。所以,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首先确立以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意识为目标的教育思想。有学者断言:“人格教育将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当务之急和关键所在。”要完成这一使命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学生主体意识。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首先确立以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意识为目标的教育思想。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摒弃“师道尊严、唯我独尊”的陈旧思想,让学生有自我发展的空间,自我学习的自由;改变“灌输式”“外部强加”的教学方式,提倡“相互交流”“探讨性”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学习。其次要转变狭窄的小专业教育观念,树立综合的大专业教育观念和素质教育、能力教育、终身教育理念,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以适应社会需要。再次,要注重教育的个性化,唤醒学生自主意识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培养大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作为教师,应该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面对差异,结合教材和社会生活实际,引导、帮助大学生制定符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制定教学目标时首先应考虑的是:制定目标必须是使每个大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和实现目标。在制定目标的过程中,既不能把目标制定的太难、太深,也不能制定的太浅、太易,那样都不利于大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教师可以通过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获取知识,把网络知识、社会自然知识以及最新高科技知识融入到课堂之中,丰富教学内容,这也是调动大学生学习兴趣的不可忽视的环节。

三、改革教学模式,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一)在课程改革上,一要勇于打破传统课程界限及框架,实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积极创设新的综合性课程。人文科学教育对提高体素质、道德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将利于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促进边缘学科及多种人才结构的形成与发展。三要合理调整基础课与专业课配置,缩减专业课教学内容,拓宽专业口径,减少必修课,增加多学科综合知识类选修课,拓宽学生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四要加强实践环节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二)在教学方法上,注重使学生获得较多的自主学习机会,拥有较宽松的时间与空间,当前教育对学生限制过多,导致学生缺乏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一是在处理“鱼”和“渔”,着力教授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更应当授之以“渔”,着力教授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二是要让学生养成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好习惯。教师的任务是将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不但要使学生“学会”,还要使学生“会学”“想学”“要学”“爱学”。三是要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可安排一定内容让学生自学,教师适时给予必要指导。
(三)在教学过程中,要融洽师生关系,减轻学生心理负担。把微笑与耐心带进课堂,把与竞争带进课堂,把鼓励与表扬带进课堂,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倡自主学习,给学生多一些自主思考的机会,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一些成功的体验。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敢争论,在自然、放松的环境下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四、培养大学生的质疑能力,在不断地质疑中养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培养大学生的质疑能力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避免简单的、学生已知的或脱离学生实际、过难的问题,所提出的问题必须是大学身感兴趣的、具有一定思维力度的、富于启发性的问题。二是教师不仅要自己提出问题,还要启发学生质疑、鼓励学生质疑。大学生能提出问题不仅是积极思考的表现,也是积极思维的结果,这样更能发生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三是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点拨,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善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质。四是要了解各类大学生考虑问题的思维方法和学生思考问题时容易发现偏颇或错误的规律,这

源于:论文写作www.shuoshilunwen.com

样教师启发学生质疑、鼓励质疑、引导解疑才更具有针对性,才能在培养质疑能力过程中使不同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也才能使创新能力得到不断地提高。
五、重视自我教育,塑造学生健全人格营造良好氛围,重视自我教育,让学生在自我教育过程中逐步认识自己、改造自己和完善自己。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学校应开设心理学、人际交流等课程,开展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活动,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自己,诚实、平静地反省自己,挖掘自身潜力,努力改变自己、完善自己;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自我教育。把学生从课堂引向广阔的社会,通过课外、校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加速其主体性成熟,缩短社会生活适应期。
总之,学习的过程是教师和大学生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大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形成能力、调整态度的过程。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大学生的主体性必须得到尊重。教师应该成为课程的设计者、引导者、导师和顾问,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力、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孙非.组织行为学[J].北京北京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东生司.高校学生管理与实践[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李谦.现代沟通学[J].北京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相关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

摘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重要的是教师要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教师要相信学生,善于引导学生,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情境、自由进展的空间。
浏览量:58707 点赞量:14014

教学议高校教师应重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摘要】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本文就高校教师做好社会实践活动应遵循的原则,进行了阐述和探讨,同时提出了。
浏览量:21470 点赞量:6564

教学数学课应注重学生“理由意识”培养

所谓不足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遇到不足时所产生的一种主动质疑、积极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不足、。
浏览量:58908 点赞量:14186

教学体育教学中应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

摘要:体育教学经验表明,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但有利于人才的成长,更有利于体育课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对培养动机、意志力两方面的。
浏览量:122262 点赞量:2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