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先秦哲学二题

摘要:在考辨中国本土文化“学术源流”的过程中,康有为将目光投向了先秦诸子和先秦哲学。他的先秦诸子研究既是追溯“学术源流”的一部分,又怎么写作于立孔教为国教、论证“百家皆孔子之学”的需要。康有为的这个做法具有理论创新的作用,同时内涵着理论上的逻辑矛盾。
关键词:康有为;先秦诸子;先秦哲学;流派分野;逻辑矛盾
1001-862X(2014)03-0103-007
康有为对先秦诸子的关注是以考辨“学术源流”的名义进行的,或者说,他考辨先秦诸子之间的关系是为了厘清中国本土文化的“学术源流”。由于中国文化始于先秦,他对中国文化的追溯和考察便从先秦开始,以至于始终聚焦先秦诸子和先秦哲学。以对先秦诸子的考察为起点和重心,康有为将先秦诸子及百家、九流最终都归为孔子之学一家。正是在这个作用上,他反复宣称:“孔子之道,六通四辟,无夫不在,诸子之学,悉受范围。” [1]“‘六经’皆孔子作,百家皆孔子之学。”[2]145通过康有为对先秦诸子学术身份和传承谱系的辨梳,诸子百家最终都成了孔子之学一家。从这个作用上说,无论是康有为提到名字还是没有提到名字的先秦诸子以及各家各派都是孔子后学,都可以归入孔子之学是毋庸置疑的。“百家皆孔子之学”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将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都归为一家的看法,也是对百家乃至先秦哲学的整合。康有为的这个做法具有理论创新的作用,同时内涵着理论上的逻辑矛盾。

一、先秦哲学的流派分野

在“百家皆孔子之学”的前提下,康有为特别强调老子、墨子是孔子后学,从这个作用上说,老学、墨学也属于孔子之学。为此,他着重进行了两方面的论证:第一,突出孔子在时间上的优先性,将老子、墨子的存活时间后移,都说成是战国人:对于老子,康有为强调,历史上的老子共有三人,只有战国时作《道德经》的才是真正的老子——“老子《道德经》是战国时老子所纂”[3];对于墨子,他说成是与孟子、庄子一辈者——“墨子为子夏后辈,杨、墨、老,孟子一辈”[4]178。第二,强调老子、墨子的思想皆从孔子所作的“六经”而来——“老子之学,只偷得半部《易经》。墨子之学,只偷得半部《春秋》”[2]144。这样一来,康有为既证明了两人的思想出自孔子——“老子之清虚、柔退,出于孔子;墨子兼爱,亦出孔子”[2]145;又证明了两人的思想低于孔子,二人皆为得孔子大道之“一端”、“一体”的“一曲之士”。
在康有为的视界中,孔子与老子、墨子的关系是多重的,颇为复杂:除了作为孔子后学外,老子、墨子还是与孔子争教者。无论是老子独立创教还是墨子先学孔子后叛孔子之道都表明,两人的思想与孔子大道相去甚远,老学和墨学是独立于孔学的。沿着这一思路,康有为逐一对孔学、老学、墨学的学术谱系和后继传人予以追溯,分别勾勒出三条相对独立、分流各致的传承谱系和传教系统。在对孔子、老子和墨子的思想内容和传承谱系的勾勒中,他分别用儒、道、侠来称谓孔子之教(孔教、孔学)、老子之教(老教、老学)与墨子之教(墨教、墨学),更彰显了三者之间的不同宗旨。可以作为佐证的是,有些先秦诸子的身份具有唯一性,是专属于孔学、老学或墨学而非三学共有或只属于孔子之学的。例如,杨朱的唯一身份是老子后学,康有为从来没有说过杨朱为孔子后学,甚至没有在老子属于孔子后学的前提下将杨朱归为孔子后学。同样,在康有为那里,作为老学嫡传的申不害、韩非是老子不仁思想的极端发挥者,与孔子之仁是势不两立的,两人专属于老子之学而不属于孔子之学。这些都证明老学不是从属孔子之学的。
在承认孔学、老学、墨学相对独立的前提下,康有为将先秦诸子归入这三个系统之中。理由的关键是,即使作如此划分,他依然不能——或者说,并没有对有些先秦诸子的身份予以确证。这种现象较为普遍,具体情况也不尽相同。
首先,多重归属导致身份迷失。在康有为的视界中,有些先秦诸子的身份是双重甚至是多重的,因而不能确指到底属于孔学、老学还是墨学。这种情况较为普遍,最明显的例子是,老子、墨子一会儿是孔子后学,一会儿独立创教;随之而来的是,战国诸子如庄子、列子的身份更为复杂。拿庄子来说,康有为所认定的身份归属就有五种之多。[5]
同样,公孙龙、邹衍的身份也因为多重归属而最终成为未解之谜。以邹衍为例,康有为对邹衍的思想屡有论及,关注的视野不可谓不广,赞誉不可谓不高。与这些极不协调的是,他对邹衍的身份却始终没有确定。在论及邹衍的思想内容时,康有为说道:“邹子之学与儒者无异,以其归必止乎仁义、节俭、君臣、上下、六亲之施也。当时孔、墨盛行,而邹子能起而与之争教,魄力可谓大已。邹子之说,墨子所无,中国向来无此奇论,惜其书不传,而弟子亦不著,或其人不寿,未有传人,亦未可知……邹子直究天人之故,可谓聪明绝伦。”[6]按照这个说法,邹衍的思想与儒家大同小异。然而,在承认邹衍的思想与孔子相通的同时,似乎在说,因其不在儒家之内,故而与孔子思想有异或不异之说。接下来的内容印证了这一点。康有为强调,邹衍思想甚奇,与西学相合则印证了这一点。于是,关于邹衍的身份归属便有了众多说法,下仅举其一斑:
邹衍奇诞,与庄子皆孔学别派。[2]144
庄子近于老,邹子近于庄。[2]145
邹衍聪明绝世,《庄子·秋水篇》亦极聪明。邹衍与庄子相近,其最精语,则为“自小至大”一句。[7]
邹衍谓中国九州仅为赤县神州,环一裨海如神州者凡九,大瀛海环之,人民、鸟兽、草木各不相通。《淮南子》分地形为九州。泰西自明末通大地,分为五洲,邹衍之旨也。[8]
在这里,康有为指出邹衍聪明绝顶,与庄子最近;并在邹衍与庄子相近的前提下,把邹衍一会儿归为老学,一会儿归于孔学,有时还归为墨学。综观康有为的思想可以发现,像邹衍这样穿梭于孔学、老学和墨学之间者仅此一例。庄子、列子等人尽管身份众多,却只是或者出入于老学与孔学之间,或者独立创教,始终与墨学无涉。邹衍同时穿梭于孔学、老学和墨学之间,此外还与康有为认定为杂家的《淮南子》一起出现,加大了其身份归属和学术谱系的复杂性。从这个作用上说,邹衍的身份归属和思想内容是最复杂的,也将先秦诸子在康有为视界中的身份错乱和迷失展示得淋漓尽致。

相关论文

康有为哲学本体谈

人们对康有为本体论思想的研究,存在着许多认识上的偏差。其根源,总体说来,在于不是从中国传统哲学的角度,不是从中国哲人传统的致思路径去考。
浏览量:18189 点赞量:4779

康有为女子教育思想

康有为(1858年—1927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维新变法的重要领导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自1840年战争爆发后,中国倍受列强凌辱,割地。
浏览量:14723 点赞量:4212

康有为儒家经典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随着中国封建制度的解体,当时以性理学为代表的儒学也走向了衰落,此时,在外国资本主义的武力、政治、经济、文化的侵略和渗。
浏览量:105218 点赞量:22343

简谈康有为《大同书》-基本

摘要:与《大同书》自身内容的复杂性和丰富性相吻合,不同的学者以不同的角度对《大同书》做出了不同的解读。《大同书》这样一部内容丰富的。
浏览量:32004 点赞量:8073

进化大同康有为社会进化思想中专生

摘要:进化是人类存活和进展的永恒主题,中国近代维新思想家以19世纪末传入中国的西方进化论作为思想武器,变革中国现实社会,探讨救国救民的。
浏览量:107920 点赞量:23946

试述保皇救国康有为欧洲游记

摘要:康有为是一位历史名人。他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他领导了轰轰烈烈的维新变法运动。世人正是通过这场运动才知道他。历来人们评价他,都喜。
浏览量:70186 点赞量:15921

进化大同康有为社会进化思想

摘要:进化是人类存活和进展的永恒主题,中国近代维新思想家从19世纪末传入中国的西方进化论作为思想武器,变革中国现实社会,探索救国救民的。
浏览量:16635 点赞量:5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