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和社会课堂动态生成例谈


摘 要: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主观能动的课堂主体,因为自身知识结构、学习方式、学习经验、深思策略、兴趣爱好等不同,从而使课堂生成了许多课前没有预料到的情况。这是教师预设之外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是一种转瞬即逝的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当出现课堂意外时,我们应该对它有正确的认识,不能在心里排斥,而是欣然接受,并进行恰如其分的重构处理,从而使课堂上的意外事件转化成教学中宝贵的课程资源。那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就会大放异彩,焕发出勃勃生机。对教学意外的资源作用以及合理开发提出了相关策略。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意外;生成;策略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目前状况

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及多种因素间相互作用的动态的推进过程,而这些相互作用的因素,又是非常复杂的,所以导致课堂教学过程的发展有多种可能性的存在,而且这些可能性的相互作用,使新的形态不断生成,并影响下一步的进程。即使教师事先备课再充分,也难以预料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情况和事件。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固然好,意料不到的教学意外也是正常的。所以,当面对无法回避的教学意外时,我们应该对它有正确的认识,及时引导,灵活重构,从而使课堂上的意外转化成教学中宝贵的课程资源和财富。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的动态生成

1.善做及时雨,引出预设以外的精彩

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要注意动态生成的适度、适时把握。当学生的理由出现在和教学内容无关时,教师不仅要正视,还要更好地捕捉,及时运用和激活自身的教学灵感和机智,巧妙地引导点拨,保证生成的正确方向,让它成为教学的亮点,给我们的课堂创造精彩。
如,我在教学《孝心献老人》这一课时,当我通过展示孩子们和老人的合影照,再组织学生讨论曾经和老人一起的快乐时光的美好回忆的画面时,这时,从教室的某一角落里传来很不协调的声音:“我奶奶对我可不好,还是对叔叔家的妹妹好!”声音虽小,但听得却一清二楚。我马上走到这个的身边,并没有斥责他,而是轻轻地问:“你觉得你奶奶哪些地方做的还是对叔叔家的妹妹好呢?”那位学生说:“有好吃的总让我给妹妹吃,我和妹妹起争执时,奶奶也总护着妹妹。”这时,我转向全班同学,问:“你们知道奶奶为什么要这样做吗?”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大的应该让给小的,奶奶这时在教你做人的道理。”有的说:“如果你是家里最小的,奶奶也一定会把好吃的、好玩的都先让给你的。”于是,我顺势引导:“请你想一想,在你小的时候,奶奶是不是也经常会把好东西留给你呢?”他想了想说:“是的。”我及时点拨:“你看,其实你奶奶还是爱你的。”这样一来,学生原先错误的认识得到了纠正,这正是课堂动态生成的情感体验,超出了老师的预设,但我在课堂上顺势引导,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
这是一个运用教学机智,成功处理意外事件的镜头,体现了教师对课堂情境识别的敏锐性。“宕开一笔”,引导学生深思,一切自然而然,收放自如。正因为教师的灵活引导,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2.常给雨,激出预设之外的精彩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在现在开放的、自主的、合作的课堂上,教师应该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更好地怎么写作于学生。同时,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教师调整好位置,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的课堂生成,才能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甘为琴师,拨动“情”弦。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是师生情感流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始终以情感为动力,因此课堂上是一幅流动的、变化的、起伏的、曲折的、美丽的生成图。教师必须要储情于胸,并用感染学生,进而引导学生入境体验,达到融情入理,情动于中而言于外。
如,我在执教《谢谢你们,我的父母》这一课时,我请来了部分家长参与课堂,通过游戏“谁是我妈妈”,让蒙上眼睛的孩子通过触摸妈妈的手来找到自己的妈妈,然后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找到的,一幅幅感人的洋溢着母子亲情的画面出现在我们课堂上。突然,一位失去妈妈的孩子趴在桌上失声痛哭。面对此情此景,我并没有置之不顾,而是地走到他身边,将他轻拥入怀,感受母爱的温暖,用自己的行为代替了“语言评价”,使这个失去妈妈的孩子在得到老师关注和关爱的同时,也树立了生活的自信心。这种原生态的生成,经过巧妙处理,让平常的课堂情节变得跌宕起伏,使课堂教学多了一些真实的美丽,多了一些有效的精彩,真正实现了为学生的发展怎么写作。(下转第202页)
(上接第200页)

三、善纳暴风雨,错出预设之外的精彩

在一向教人“真、善、美”的品德课堂上,我们也更是唯恐出错。但课程改革后的今天,我们不妨以一颗平常之心来重新审视我们的品德课堂,将课堂中出现在学生、教师身上的错误稍加开发,可能就能成为一种极其巧妙的课程资源。
例如,教学《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时,师:我们该怎样帮老爸戒烟呢?看看谁有最好的金点子!生:老师,只要老爸一点烟,我就拿水去射,把烟射灭。师:是吗?(非常吃惊,教师根本料不到学生会这样想。)师:那万一要是射不准呢?学生:那我再射。师:好,咱们班里有多少同学赞同他的这个点子?生:老师,我认为不好,这样有可能会把老爸射中的。生:我认为这不好,有可能劝戒烟没劝成,倒把老爸给惹怒了。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在处理学生的错误认识时,应该说是非常敏锐的,我没有简单的“对错”来评判,而是很好地将这一“错误”资源作为一个很好的生成点,安排了一次激烈地讨论。
如果说以上案例仅仅是让教师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我觉得这还是一个浅层次的结果。从学生的讨论中可以发现,学生用来解决理由的知识、能力或是技巧,都来源于生活,有的是在生活实际中遇到的,有的是在书本上看到的,有的是在网络中找到的。生活是道德的田园,离开了生活,道德知识只是干瘪、抽象的条纹,不可能在学生的心灵中生根。儿童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受到来自现实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事物的影响。可见错误不管是来自学生的,还是来自老师的,都是很珍贵的课程资源。我们学会小心珍视和合理开发利用,必将让课堂闪烁光芒。

四、尊重洗尘雨,洗出预约之外的精彩

面对“节外生枝”,教师要“勇于面对”并“趁热打铁”,“热”处理的手法换来的是精彩的现场生成。如果要上出一堂“真实的”“科学的”“生活化的”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就要不怕课堂上的各种“挑战”,哪怕是自己事先并未想到过的。有时候,甚至教师都需要去主动寻找那些可能会令自己尴尬的“挑战”。说白了,只要有助于学生的感悟和拓展,哪怕自己被“将”了一军又有何妨呢?须知,这就是“以学生为主”。
如,我在上《家庭收支知多少》(浙教版《品德与社会》第七册)时,组织学生讨论了怎样才是合理的消费后,让学生走进“红领巾大卖场”尝试消费。有一个学生说:“我要用手中的零花钱写滑滑车和面包。”这不是老师预设中的答案,是一种不当的消费行为。可我并没有马上进行指责,而是和风细雨地问他:“你为什么要写这一些呢?你能说说看吗?”引导学生说出真实的想法后,接着引导学生召开辩论会,深入交流最终得出零花钱要用在该用的上面。
这个案例中,那个“我要用手中的零花钱写滑轮车和面包”的声音,似乎是一个与本节课内容极不和谐的音符,甚至与本节课预设的目标背道而驰。而教师面对这一“另类”的声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被将了一军”,教师的处理是尊重的、的。老师的一句“你为什么要写这些呢?你能说说看吗?”亲切的询问,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教师以一个参与者、合作者、推动者的身份与学生平等对话,倾听学生的心声,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活跃的心理状态下敞开心扉,放飞思想,进行真情“对话”,获得心灵的沟通。试想,如果在这案例中,老师处理得简单而粗暴,那么课堂还能有多少真实的声音。学生势必会产生嘴上说得冠冕堂皇,心里想着不服气,背后行为依然我行我素。
综上所述,生态的生成,经过巧妙处理,让平常的课堂情节变得跌宕起伏,使课堂教学多了真实,多了一份美丽,多了有效的精彩,真正实现了为学生的发展怎么写作。关注生成,教师就应尊重学生的理性深思,与之平等对话,用心捕捉学习活动中利用学生德性进一步建构的生动情境与鲜活的课程资源。
参考文献:
[1]松前秋.新课程教学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教育研究,2005(6).
[2]曾志伟.合作·融合·共进: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探究.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7).
[3]田玉华.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新课程学习:上,2011(06).
[4]韩冬梅.探究—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在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的应用.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05).
编辑 郭晓云

相关论文

试议如何打造小学品德和社会高效课堂

摘 要:新课改以来,小学三至六年级开设了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是以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的,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
浏览量:21936 点赞量:6499

对小学品德和社会课堂活动教学现象反思

【摘要】本论文就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活动教学中所涉及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课堂氛围、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等有着的不足和现象进。
浏览量:83022 点赞量:19046

漫谈小学品德和社会中生命教育漫谈

[摘 要]:德育的根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德育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形成基本的价值判断和行为标准外,也要培养学生对于生命有很好的。
浏览量:22334 点赞量:6512

谈如何提高小学品德和社会教学质量

摘要:《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已经不能单以说教为手段,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
浏览量:33566 点赞量:8738

延吉市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程实施状况调查文

【硕士论文】:,我国教育课程革新正阶段,如何理解课程革新,如何正确的认识、把握与课程有关的因素,使课程革新更加,是课程革新面临的课题。。
浏览量:20132 点赞量: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