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科学智慧“晾”出来等

【科学对话】
一天,安安帮着妈妈做家务,主动要求晾衣服。小家伙在阳台上,哼着儿歌,煞有其事地忙开了。
“安安的裤子、爸爸的衬衫、妈妈的袜子……”小家伙喃喃自语道,显然这样的家务活,让她兴致很高。旁边的我,也享受着她干活时的这份快乐。
冷不防地冒出一句:“一条短裤等于两只袜子。”我不知所以然,正想看个究竟,小家伙又接着一句:“这样就平衡了。”腾地一下,蹿到阳台上的我,此时看到安安正在摆弄着圆形衣架,衣架上的一侧挂着她的一条小短裤,另一侧挂着她的2只袜子,似乎刚刚“调试”好平衡。这不正是从安安身上自自然然地显现出来的科学智慧吗?我赶快将它捕捉下来。
“安安,衣架怎么会平衡的呢?”
“你看,一条裤子的重量正好和两只袜子的重量相同,所以衣架就不会倾斜,这就是平衡啊!”
“那安安是从哪里学到的平衡的呢?”
“思维课的老师教的。”说着,她从房间里找出了那张有关平衡的图谱:1只老鼠等于2只球,1只圆球等于2个方块,1只老鼠等于几个方块呢?这时,我才明白,安安口中“平衡”的出处来自这里。
“安安,你试一下,用圆形衣架里面一点的夹子夹住裤子,看看还能保持平衡吗?”
小家伙试了一下,“不平衡了,袜子这边下沉了。”
“为什么呢?”
“因为裤子离中间近了。”
“很好,衣架两边挂的东西要达到平衡,除了和它们的重量有关,还和它们离衣架的中心点远近有关。”为了帮助小家伙更好地理解,我继续补充道,“就像安安在学校中玩跷跷板一样。如果两个小朋友体重不一样,跷跷板会怎么样?”
“肯定是重的那个小朋友会往下沉,轻的小朋友就会敲起来?”
“这时候,要让跷跷板平衡,该怎么办呢?”
“老师就会让那位重的小朋友往中间坐一点。”
“安安很棒,知道该怎么保持平衡了哈。”
【案例反思】
安安晾衣服时,“晾”出了关于平衡的科学智慧。在接下来有关平衡主题的对话中,笔者和孩子都很享受这种探讨的过程。笔者为发现而快乐,安安为收获而快乐。
孩子的智慧火花闪现得很突然,往往是不经意间蹦出的一句有哲理的话,随意间绘制的一幅充满想象的画,简简单单的一个有创意的动作。这些往往被我们忽视,我们在忙忙碌碌的时候,很容易错失了发现孩子的这些亮点,错失了与孩子共同探讨的时机,错失了和他们一起分享收获智慧的快乐。
当我们无意间发现的时候,你感受到孩子因为我们的发现与肯定,而变得那样地激动和自信。她会自豪地像小老师一般向你表达她的理解,会兴奋地拉着你的手一起实践,会期待着将这种亲子间的合作成果向她的老师和小朋友们展示。因为我们都是她的“小伙伴”,在她的世界里,大家都是平等的合作者、共同参与的学习者。期望着我们与孩子能成为相互携手的推动者、分享者,在智慧与快乐同成长。
——上海市 周建中
分享
腌洋姜
乡下阿姐进城,给我带来一大玻璃瓶腌菜。瓶内,一个个灰不溜秋的圆圆疙瘩,打开瓶盖,拣一个放进嘴里,细嚼之,脆脆的,咸甜适口,有一股淡淡的泥土的醇香。原来,是腌洋姜。
品味腌洋姜,深藏的乡情便从心头涌起。
年少时的乡下老家,屋后小河边有一小块田,那是母亲荷锄耕耘的地方,除了瓜豆蔬菜之类,在放柴草杂物的小屋边,还种着一种叫洋姜的植物。
洋姜是极普通的可食用的根茎类植物,三四尺高的细高个儿,卵圆形的叶子,粗糙的叶面,的小花。它的生命力很强,无论土地多么贫瘠,环境多么恶劣,都能三五成群地生长着,无需人工施肥浇水。它春天发芽,夏天生长,秋天开花,初冬成果,“果实”就是它的根茎,跟土豆、一样。乡野田头的洋姜,不需每年播种,仅凭采挖时遗留在土中的小块茎,来年就可以长成一片。
深秋时节,洋姜的叶子枯萎了,茎秆变成了深褐色。我和小伙伴发现了一个秘密,折下一小段洋姜杆,撕去深褐色的皮,露出白色软绵绵的芯,居然酷似一支。于是,我们就学着大人的样子,嘴上叼着一段洋姜白芯。现在想起来还常常要笑出声来。
收获总是喜悦的。母亲从地里挖出一个个洋姜,我和姐姐将洋姜装进篮子里。回家后,母亲把洋姜清洗干净,放在芦苇帘子上晾干,用盐将洋姜揉压拌匀,然后放进陶罐里。约一个月后就可以吃了。
洋姜吃起来很脆,口感很好。在食物匮乏的年月里,洋姜是农家不可缺少的一道菜。特别是早餐时,喝米粥嚼洋姜,味道好极了。还有一种吃法是用洋姜炒毛豆,母亲将洋姜切成绿豆似的小粒,剥新鲜毛豆一小碗,毛豆是家乡有名的特产“牛踏扁”。先将毛豆入热油锅中煸炒片刻,后将洋姜粒入锅与毛豆一起煸炒,再加入酱油味精烹煮一会儿。顿时,屋里弥漫着洋姜特有的鲜香味。盛入碗里,琥珀色的洋姜粒与碧绿的毛豆相映成趣,吃在嘴里,洋姜爽脆,毛豆酥糯。这道菜既清爽又下饭,我们总是吃得津津有味。
记得有一年,乡下舅舅品尝了母亲的“洋姜炒毛豆”连连称赞,临走时母亲就送了舅舅许多洋姜。后来,家里的腌洋姜没了,年少的我哭闹着不肯吃饭,母亲只好跑到邻居家去借了一些洋姜,我才破涕为笑。
洋姜虽是其貌不扬、土里土气的东西,但我却对它情有独钟,一直认为母亲的腌洋姜是世界上最好吃的腌菜。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在沿海的一个水闸上工作,母亲知道我喜欢吃洋姜,每年深秋她总是要腌制好多,然后小心翼翼地装进一个个玻璃瓶里。每次回家,临走时母亲总是要我带上一瓶。
如今,九旬老母住在敬老院里,她不能亲自动手腌洋姜了。于是,她就让乡下阿姐腌制了洋姜带给我。手里捧着沉甸甸的洋姜,我视线模糊了,眼前浮现出这样的场景:在昏黄的灯光下,坐在厨房一隅,母亲弯腰弓背在慢慢地腌制洋姜,脸上弥漫着慈祥的微笑。
洋姜,让我读懂了伟大的母爱。
——上海市浦东新区 陈志强

相关论文

合肥加快合肥中国科学智慧城建设和倡议

摘要:本文借鉴国内外科学城发展的成功模式与经验,提出合肥中国科学智慧城的战略定位与空间设想,并对加快合肥中国科学智慧城建设提出相关。
浏览量:59299 点赞量:14274

科学决策制胜千里 智慧海淀正在行动

500多万元的投入,衍生了近1亿元的投资需求,海淀区政府决策支持与怎么写作系统项目真正实现了“花小钱,办大事”。在经过2年多的不懈努力。
浏览量:21569 点赞量:6431

阐述传播科学明清时期科学翻译和科学传播

摘要:科学翻译学是一种探讨科学翻译的科学,是一门文理渗透的边缘学科,它不仅涉及自然科学的有关领域,而且涉及到科学史、文化史、思想史。
浏览量:97177 点赞量:22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