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程序设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Ja程序设计”课程革新生

摘 要: 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特点,分析了“Ja程序设计”课程现状,为了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提出了项目贯穿的理论教学方法,对理论教学方式与内容、实践安排以及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以使“Ja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能够适应盐城工学院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要求。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Ja程序设计; 教学改革; 考核方式
1006-8228(2013)09-65-02
0 引言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着力解决高等工程教育中的实践性和创新性问题,加紧培养一批创新性强,能够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卓越计划对企业而言,企业由原来的用人单位变成联合培养单位,且深度参与培养;对学校而言学校须按照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进一步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1 “Ja程序设计”课程现状

Ja程序设计是为计算机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对于专业对口就业的学生而言,它是一门较为重要的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盐城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在设置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时,将该课程的课时数设为:理论40学时,实验16学时。大三学生开始学习该课程,开课时间在每年秋季,即大三第一学期,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已完成如“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和“C++程序设计”等课程,已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创新能力欠缺和自主实践能力较差。主要原因有:①教学内容与教材选择上,专业教学内容与市场脱离,理论教学上采用单纯的“理论+程序演示”的方法,传统的教材与教学内容的安排都是以知识点为模块,即讲解一个知识点,然后举一个针对这个知识点的例题,这样虽然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应知识点,但学生并不理解它们的实际应用场景,导致学生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不知道举一反三,不知如何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②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尽管大纲安排了该课程的相应实验及课程设计环节,但实验采取的教学方法一般是“学生自主实验+教师随堂指导”,且所做的实验都是一些演示性和验证性的,很难做到产学结合;课程设计环节中,虽然教师注意课题的多样性,但学生没能参与到实际项目的开发,抄袭现象严重;③考核方式单一,采用单一卷面考核方式,考察重点偏向于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导致教师的教学重点偏向课本的知识点而忽略学生实际动手编程能力的培养。

2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2.1 理论教学

卓越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创新能力强、

源于:论文 范文www.shuoshilunwen.com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因此,在“Ja程序设计”课程的理论教学过程中,要改变原先的教师灌输式教学方式,改变教师一人在讲台上讲的现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整个理论教学过程应以问题和实际项目为主线,贯穿各个分散的Ja知识点,完成知识点的脉络化。而项目的选择至关重要,课堂项目一般是小型的,通过项目来让学生掌握项目所涉及知识点。如可选择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作为课堂项目,先通过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控制台程序开发,加深学生对基本数据类型、数组、String类、流量控制、控制台输入输出及异常处理等知识点的理解,再通过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桌面应用程序开发,加深学生对GUI编程、多线程、Ja Swing等知识点的理解[3]。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减少学生的茫然感。
教学中,采用启发式、问题式教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该课程的实践性的特点,可以把理论的教学地点设在机房,教师讲解之后,学生可以当场操作,不应满足于原先的看懂例子,而是要学会操作和应用。教师在讲解知识点的过程中,可以一并介绍该知识点的应用场景,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自己上台演示讲解的环节,演示的程序可以是教师课堂上没讲完的程序,也可以是布置的课后项目,让学生能够真正融入进课堂,明白自身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及动手编程的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指导学生在实际编程过程中学会查看JDK帮助文档,并利用文档自己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
教材的选择上,应选择与工程项目结合较紧的书籍作为教材。

2.2 实践教学

实验课的安排直接影响着实验的效果。传统实验课程的安排是以教学内容为基础[4],一般先做基础实验,这比较符合Ja知识体系的逻辑结构,但由于授课对象是大三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编程基础,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但如果直接从GUI编程开始,又可能会有部分同学跟不上。因此,需要在Ja基础知识编程和高级编程之间作一个折中,即在有限的实验课时内,实验的内容既要涵盖基础知识,让学生打好夯实的基础,又要涉及Ja的高级编程,为学生日后程序开发做下铺垫。
实验的考核中,不能单纯检查实验报告,要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检查与提问,杜绝抄袭。
课程设计环节中,摒弃原来的虚拟项目的做法,尽量选用企业的真实项目,一般企业项目都比较大,因此要求教师能根据教学的知识点进行精心剪裁,设计题目覆盖面尽可能广,多样化。课程设计中,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一般一组是5~6人,具体可根据课题的工作量大小来划分。每组分配一个项目,组内每个学生完成一个子项目或者子模块。考核应以学生答辩的方式进行,答辩时每组选派一个学生作为主汇报人,由主汇报人对本组项目进行汇报,之后,教师和其他同学针对项目提问,问题涉及到哪位同学做的模块,就由该同学解答。组内所有同学都需提交课程设计报告,报告内需突出自己所做工作模块的描述。教师根据汇报、提问情况和课程设计报告综合打分。这样做能使每位同学都真正参与到项目设计中,提高了学生的实际的项目开发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为他们日后到企业中实习和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考核方式的改革

课程考核的总成绩是平时成绩(20%)、实验成绩(20%)和期末考试(60%)三部分成绩的综合。其中,平时成绩主要是课堂上学生在程序演示过程中讲解环节的得分,实验成绩主要是实验检查、提问情况及实验报告得分,期末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及运用能力。考试方式的改革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重视课程的每一个学习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不是只会纸上谈兵。

4 结束语

本文针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目标和特点,提出了计算机专业的“Ja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措施。实践证明,对该课程实施的理论教学内容和手段、实践教学和考核方式的改革,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动手编程能力,实现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的协调发展,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专业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郑妍.对计算机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

1.36:286

李瑞生.Ja教学中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计算机教育,2011(18):12-15
[3] 耿祥义,张跃平.Ja程序设计精编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 米娜瓦尔·努拉合写提,玛依拉·别克强塔依娃.Ja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1.18:78-80

相关论文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与教学方式

摘要: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教育部实践“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试点专业之一。该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浏览量:156088 点赞量:3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