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高职院校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方富贵(1984-)男,汉族,四川自贡人,助理讲师。
摘 要:本文拟针对高职院校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教学存在的理由,通过对教学策略、实践教学、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作些简单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语言;课程教学;改革;高职院校;初探
高职院校特征是使学生具备必要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基础,熟练掌握主干技术,侧重实际应用;侧重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人沟通、合作共事的能力;重视实务知识的学习,强化职业技能的训练,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目前全国共有1070所高职院校开设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占高职院校总数量的84.52%。然而存在一个普遍现象:一方面是学生毕业后难以找到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应的工作,另一方面是企业招聘不到适合岗位要求的员工。其理由在于企业需要具有直接面对理由、解决理由技能的人才,并非是仅对书本知识有所掌握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这就要求高职院校须把企业的人才需求放在第一位,重新审视我们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一、目前计算机语言类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理由

1、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缺少创新
传统教学策略不再高职院校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教学改革初探由优秀论文网站www.shuoshilunwen.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适应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教学。虽然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取代了黑板、粉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但并没有完全脱离传统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仍以教师作为课堂的中心,以广大学生为讲授对象,以课本作为讲授主线,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不能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这种传统的教学策略实质上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不利于培养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
2、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划缺乏延伸性,严重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由于当前高职教育的专科层次定位,高职专科成了终结性教育,高职学生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选择,对就读的高职院校和专业抱有严重的不满,同时很多学生对课程设置目的不明确,他们在学习该类课程的过程中,始终不明白学习这些课程的目的和作用。尤其是教师教学方式上,缺少与学生的互动、与现实生活的结合、与学生个人感受的联系从而导致了学生产生“学无所用,纯粹理论”的感觉,学习效果不佳,不能真正理解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精髓。使得高职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和学习的兴趣。
3、当前的学习要求不符合高职院校的特点
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学只强调课堂教学,教师偏重理论知识,实用性案例较少。多数教师把很大部分精力放在计算机语言的语法规则和语义的讲解上,忽略了语言本身和实际应用的关系。作为语言类课程的考试大多也还处于应试教育阶段,考试的内容不少是对不实用的语句语义的理解,动手能力考的少,使得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忽视动手能力,考试分数很高却编不出可运转程序。这与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念背道而驰。
4、考核方式不注重综合能力
目前的闭卷考试偏重记忆性内容的考核,过分强调学生考试成绩。较少考核综合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甚至忽略了对学生实际编程能力和程序调试能力的测试。这种考核方式造成的后果是学生只在乎结果偏重语法学习,不关心和重视学习过程忽视编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对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教学的几点倡议

1、合理设置课程,转变教学策略,注重培养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之前要进行社会需求分析、个体需求分析、教学目前状况分析,应使设置课程既要满足高职学生的就业要求,又要适应高职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以项目为主导进行教学,教师并不是把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教学目标;或者说不是简单的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一个结果,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最终得到这个结果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学习的重点在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各种能力。教师已经不是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而是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提出:“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只有教师的思想才有可能去点燃它”。现代教育理念也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结合,教学过程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给学生灌输知识的角色,牢固确立高职学生主体地位,采用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法,培养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高职学生内在学习主动性,推动高职学生全面发展。
2、教学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成才为目标进行教学改革,确定教学体系,实行以岗位定课程的订单式教学法,企业与学校紧密结合。高等职业院校根据企业所需要的员工应具备的知识为框架组织教学。要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职业人才,应该根据专业的发展,动态的了解市场的产品或怎么写作的变化,真切的感受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并培养和教育学生学会了解市场的需求。职业教育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育,使学生经过几年的大学培养能怎么写作社会和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有更大的提升。因此,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应该以实际的市场需求为指导,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职院校就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设置相应的课程,以培养出适应企业需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那么,如何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呢?教师可以深入企业,如带学生到企业实习时,可以多与企业的相关负责人沟通。检测如了解到VB已经很少有企业使用,市场趋于淘汰,那么课程设置时可以减少相应的课时,或者停掉此课程;若了解当前软件行业Ja语言比较通用,人才需求量大,可以开设Ja程序设计课程,批量培养精通Ja程序设计的人才;如果了解到sql数据库程序设计的人才供不应求,市场缺口大,那么学校可以研究相关领域的专业技术知识,引进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对学生进行培养。在解决专业人才需求理由的同时,更妥善、高质量地解决了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理由。
3、探索适合高职院校的实验教学法
计算机语言类课程传统的实验教学是学生按照实验教材和教师指导的程序一步一步完成,这样学生一般只是按照书本上的代码重写一遍程序,相当于练习了一遍输入法,对学习程序本身帮助不大。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为使学生具备实际编程能力和熟练的上机操作技能,我们应增加实验、实践、实训时间和内容,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一般要在完成验证性的题目,掌握上机调试的策略之后,再完成补充性质题目和独立编程题,逐渐加大难度。
4、考核制度的改革
考核方式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方式,现有的考核制度侧重于理论与语法的考核,不注重动手能力,导致学生学习没有动力,满足于考试及格就行,从而失去了学习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作用。倡议改革现有考核制度,少考或不考理论,可以灵活地设置考场和考核方式,让考核的方式多元化、个性化,让考核真正适应学生、适应行业。新增上机考试环节,加强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考试内容不能只依附于教材,不能与行业的需求相脱离,不能与发展学生个性相违背,要突出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和“岗位能力”。
参考文献
[1] 赵志梅,张帆.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教学中的理由与策略[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1)
[2] 黄美益;高职院校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案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致富向导;2012年17期
[3] 陈伟;衣勉;浅谈高职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教学改革[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年08期
[4] 王景;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吴桂明;高职院校“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探讨[J];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D(〗语言文化〖=〗〖=S(〗语言文化〖=〗

相关论文

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

摘 要:随着信息产业的高度发达,计算机技术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联系日益密切,具备行业相关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能较熟练地操作计算机软。
浏览量:157278 点赞量:33850

关于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

摘要:随着职业教育革新的不断深入,根据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目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及运用的教学,以课程定位、教学策略、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
浏览量:15508 点赞量:5234

高职院校商贸经营类课程教学革新探析

[摘要]高职院校商贸类专业以培养面向市场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注重课程建设与革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但在教学。
浏览量:108027 点赞量:24045

教学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策略

在高职院校中,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已经作为各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然而由于地区差异、学校差异和学生基础差异,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
浏览量:70930 点赞量:16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