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中西方文学作品中英雄主义对比和

摘要:本文从中西英雄主义角度入手,通过具体分析,比较了中西方经典文学作品《贝奥武甫》和《三国演义》中的贝奥武甫和关羽所体现的不同的英雄主义。从而揭示了在不同的文化中西方文学作品中英雄主义的对比与相关论文由www.shuoshilunwen.com收集,如需论文.中,英雄主义有着不同内涵和表现形式。
关键词:英雄主义 贝奥武甫 关羽
英雄主义是人类有史以来永恒的主题,是在人类文明进化过程中不断形成的一种精神价值观。作为意识形态上的价值判断标准,不同历史文化传统背景下的意识形态对其理解肯定有所差异。因此对于英雄的崇拜和歌颂就成了中西方文学的共同主题,在中西方文学历史长河中,英雄主义历来都是文学作品钟爱的主题。它反映的是中西方文化中价值观的倾向,所不同的是,不同国家的英雄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蕴涵和表现形式。而英雄形象是英雄主义思想得以传承和发展的必定表现形式。
《贝奥武甫》和《三国演义》都是倍受中国和西方人喜爱的两部经典名著。作为英国最早的史诗,《贝奥武甫》也是欧洲中世纪早期最完整、最卓越的英雄主义史诗。《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其中所描写的英雄故事荡气回肠,千古流芳。这两部中西方的经典作品都是世界文学史上奇迹,后世的文化发展与延伸均受其影响。这两部巨著都鲜明地歌颂了豪气冲天的英雄,在人物描写方面尽显豪迈壮烈的英雄主义,因此在研究中西方文化所体现的不同的英雄主义方面,可读性很强。本文作者从中西方英雄主义角度研究,具体分析比较了《贝奥武甫》中贝奥武甫的和《三国演义》中的关羽两个书中人物,力图找到英雄主义在中西方文化中的不同内涵和表现形式。
《贝奥武甫》讲述的是公元5至6世纪日耳曼人的英雄主义和生活状况,当时的日耳曼人还处于氏族社会。这部史诗巨著将神话传说与历史事件巧妙地穿插在一起。年轻时的贝奥武甫是个血性男儿,他身强力壮、疾恶如仇、聪明勇猛,年迈时的贝奥武甫是个成熟老练的智者型强者,他刚毅练达、理性智慧、仁慈博爱、深受尊敬和信任,他在人生的磨砺中逐渐走向必定的成功。史诗中的贝奥武甫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他的生命与为民降妖除怪联系在一起,将其个人安危与更多人的生命安危联系在一起,有这一英雄的存在,才有更多人和国家的安全。关于贝奥武甫,给人印象最深的要数他超凡的武力以及他的英勇善战,这一点相对于那些在强敌面前胆怯而临阵脱逃的一般英雄,就显得尤为令人钦佩。史诗中对贝奥武甫这位英雄人物的描写和塑造是理想化的,这一人物的品质契合了遥远的古代社会对理想的英雄人物的期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贝奥武甫这个英雄人物的鲜明特点就是具有作为个体的自信和作为社会人的责任感,他勇敢但不鲁莽、自信但不任性,这些特征是古希腊史诗中的英雄所不具备的。而另一方面,贝奥武甫英雄精神的又一重要内涵就是对荣誉的不懈追求。在史诗开篇就这样写道“听那,谁不知丹麦王公当年的荣耀,首领们如何各逞英豪!”在史诗的结尾处又响起了高特人悼念其护主贝奥武甫的声音“世上所有国王当中,他最和蔼可亲,彬彬有礼,待人最善,最渴求荣誉。”这些评价的重音和重点都放在荣誉上。贝奥武甫对荣誉的珍视不仅超过了财富,还超过了生命的价值。这部史诗的鲜明特点就是将英雄放在生命与荣誉的抉择中去表现,更加突出了主人公重荣誉而轻生命的英雄气概。英雄人物贝奥武甫最突出的特征就是骁勇善战,他的这种英雄本色直接地体现了日耳曼时代的对于英雄主义的价值观念。而贝奥武甫英雄主义精神在诗中的又一体现就是他敢与命运抗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在中国,《三国演义》里的关羽是个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关羽的英雄气概就在于他的“义”。关羽的“义”是义尽于私,义尽于个人,并且具有一定封建报恩思想的“义”。关羽的“义”体现在他的忠义和报国安民上。关羽的“义”是恩义,即重然诺、轻生死、义不负心。而重然诺、轻生死、义不负心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道德标准。关羽的“义”是侠义,即济困扶危、大无畏精神。关羽的一生,最重情义、誓言。自年轻时投奔刘备,终生不变,至死不渝。重“义”的关羽不仅妇孺皆知,也为统治阶级所推崇。封建君王推崇他的“忠义”,因为借此可以用来更好的统治人民。然而人民更欣赏关羽的“恩义”、“侠义”。 纵观关羽的一生,正是不折不扣地履行着桃园结义时的誓言,履行着一个“义”字。在桃园结义中饱含“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关羽的兄弟情义,在挂印封金、辞曹归刘中关羽的忠义,华容释操、甘冒死罪的“凭将一死酬知己”中体现的关羽的恩义,疆场不趁人之危、义释黄忠中看到的关羽的仁义。关羽身上体现了多面立体的“义”。 又如,许田射猎时企图除掉曹操,表现出对汉室的忠义;秉烛达旦立于户外,则充分表现出对嫂夫人的礼义,对刘备的忠义和对兄弟的情义;最经典的莫过于他与刘备、张飞的深厚兄弟情义,可谓财贿不动其心,爵禄不移其志,患难与共,生死相依,这可以被奉为中国有史以来朋友弟兄之谊的的典范。还有很多生动的经典故事情节能充分表现了关羽的英勇威武,例如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斩蔡阳、单刀会、水淹七军、刮骨疗毒、走麦城等。在关羽身上所具有的这些英雄气概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的集中体现。
《贝奥武甫》既是英格兰民族的一首慷慨悲壮的英雄传奇,另一方面又蕴含着耐人寻味的哲理。贝奥武甫的卓异的深思方式能够充分展示英格兰民族对命运的独特理解。贝奥武甫身上所体现的非凡的武力是英雄的客观物质条件,而勇气、自信与责任感则是英雄主义的精神内涵。而《三国演义》中从关羽身上所体现的忠、孝、仁、义,这是从两周以来就开始萌芽的封建教条,而后的朝代对于这些观念作了更为系统的发挥。关羽所体现的“义”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知恩图报、恩怨分明、忠诚守信,因此受到广大人民的同情和爱戴,是人民心中的英雄形象。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西方的英雄主义更多强调的是个人英雄主义,这样的英雄非常勇敢,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勇气,并且武艺超群,这杨的英雄崇尚自由,非常注重和强调自我价值的体现,其凸显的是救世主意识。而中国的英雄更多强调的是集体英雄主义,这样的英雄忠诚忠义,维护权威维护正统,崇尚的是集体主义民族大义,这样的英雄尤其注重自我修养的提高和体现。从中西方不同的英雄主义我们可以看到西方人的热情、自由,奔放,他们追求世俗生活,信奉上帝,他们有着极强的独立人格意识。而中国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比较含蓄内敛,重整体大局,崇尚道德伦常,有着极强的依附人格意识。因此,中西方历史传统文化道德观中所体现的大不同,使得这两部作品中的英雄人物有了不同的英雄事迹和英雄认知。对于研究中西方文化历史和语言的人来说,在阅读西方文学作品时,非常有必要研究其历史传统文化道德观。(作者单位:西京学院人文科学系)
参考文献:
[1]潘天强.论英雄主义 历史观中的光环和阴影[J].人文杂志,2007(3):20-25.
[2]天行健.三国猛将——关羽.华艺出版社.
[3]金朝霞.《贝奥武甫》中的英雄主义精神与基督徒意识[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1(4):14-17.

相关论文

阐述中学语文文学作品教学中审美教育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的形势发展,使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我从多年语文教学的经验中总结出五个方面,让学生领会美的心灵。
浏览量:9550 点赞量:4009

谈托马斯·哈代文学作品中人道主义思想

托马斯·哈代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他在一生中写出了非常多的小说和诗歌。他生活于世纪之交,被人们认为是一位承前启后的作家。他受到。
浏览量:120110 点赞量:26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