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非语言交流在呼吸机清醒患者中应用

1005-0019(2014)03-0090-02
语言是人表达情感和某种需求的重要方式,是沟通心灵的纽带,是护患交往的桥梁。 尤其是病人向医护表达自己病情变化(身体某部位的不适感、对身心护理的需求等)。 然而在临床上使用呼吸机的清醒患者,由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引起暂时失声,导致语言沟通障碍,不能用语言充分、具体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和需求,使病人易产生焦躁、 恐惧、不被他人所理解,甚至产生抵抗情绪,有时会使护理工作处于被动状态,给医疗护理正常工作带来不利影响。此时在护患交流中应用非语言方式的沟通更为突出,非语言交流是以人体语言(非语言行为)作为载体,即通过人的眼神、表情、动作和空间距离等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往[1]。非语言交流作为一种特殊的方式应用于这些患者,可得到情感、信息及医疗护理等方面的支持,更好地配合治疗与护理。

1 非语言交流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1 非语言交流在使用呼吸机的清醒患者中应用的重要性。(1)非语言交流是融洽医患关系、 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要内容。在医疗护理中,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切不可忽视感情的交流,而非语言在感情交流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国外心理学家研究指出:感情的全部表达 = 7 %言词+ 38 %声音 + 55 %体态语言[2],对言语沟通障碍患者而言,体态语言所占的比例更高。(2)非语言交流是搞好优质怎么写作、提高医疗质量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医护人员友善的面部表情可给患者带来良好的心境,帮助患者战胜疾病,减轻心理负担,利于身心康复,提高满意率。同时准确应用非语言交流可解除患者思想顾虑,得到真实详尽的病史,为治疗护理提供依据。
1.2 非语言交流在使用呼吸机的清醒患者中应用的必要性。(1)非语言交流是言语沟通障碍患者沟通的需要。对于使用呼吸机清醒患者,因无法说话而得不到所需的帮助,感到痛苦与害怕。因此,护理人员要设法与患者建立沟通的方式,减少沟通障碍带来的负性影响。国内王军等[3,4]对使用呼吸机患者的需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这特殊期间患者最迫切需要的是与护士进行沟通,恰当的沟通是了解患者其他需要的前提。(2)非语言交流是言语沟通障碍患者治疗护理的需要。对于使用呼吸机清醒患者,由于突然的言语沟通障碍,患者会因自己的需求不能被医护人员所理解而出现躁动不安,导致呼吸机对抗而不能进行有效的辅助呼吸。有的患者因不能沟通而导致精神、神经症状[5]。临床上医生常采用镇静药物、冬眠疗法治疗这类患者,护士则采取简单的非语言与患者进行交流,采用约束带防止拔管、坠床等意外,而更多时候则是束手无策,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期。(3)非语言交流是言语沟通障碍患者发展的需要。国外学者对非语言交流限于理论的研究较多,国内学者虽然已将非语言交流逐渐应用于临床,但因手势语种类不够、没有统一标准、自制简易图卡片不够形象生动、盲写的字不易看懂,加上病人自身文化背景、认识水平差异、操作麻烦等,导致患者不满意而无法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其次是因非语言交流本身的特点不易被人们所掌握;再次是非语言交流不规范、表示的作用不一样,应用不规范的非语言交流容易引起医、护、患之间的误会,例如触摸的应用、距离的远近均有较深的研究[6]。因此,研究开发非语言交流用于言语沟通障碍患者势在必行。

2 非语言交流的临床应用

2.1 适当应用眼神,稳定患者的情绪,增加安全感。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病人眼神的变化直接反映病人的喜怒哀乐,直接表达一种希望与渴求。在使用呼吸机患者中,护士可以通过眼神表示同情、关注、安慰,使患者产生一种信任感和安全感,从而稳定患者的情绪。通常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发现自己张口说话没有声音时,都表现出紧张恐惧的心理,他们询问的目光中带着几分惊恐和无助[7],此时护士应用平静肯定的目光注视患者,为患者拉拉被子,拍拍手,并予以解释,告之失语是暂时的,鼓励患者树立信心,使患者渐渐平静下来,接受暂时失语的现实。
2.2 应用亲切微笑的表情,增强患者的信任感。检测如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脸部表情就是“心灵的镜子”,这面镜子是由脸的颜色、光泽、肌肉的收缩与舒展以及脸部的纹路组成的,面部表情一般是较随意和自发的,而且反应极为灵敏,能迅速而真实地反应各种复杂的内心活动[8],通常说“察言观色”,护士是患者接触最频繁的人,患者往往从护士的面部表情中寻找自己疾病的信息。有一位82岁高龄患者,因连枷胸应用人工呼吸机,突然出现躁动不安,自行拔掉输液针及胃管,拒绝治疗,后经我们努力沟通才明白原来护理老人的护士,由于某些因素导致情绪低落、沉默,使老人误认为自己病情恶化。由此可见面部表情在信息交流中的重要地位。面带亲切、真诚微笑的护士容易得到患者的好感与信任,从而有利于治疗、护理
的开展。
2.3 恰当掌握触摸与空间距离,有利于做好各种护理。触摸是一种普遍运用的非语言,相互接触与抚摸是动物及人类的本能需要。触摸不但表示护士对患者的关注和安慰,也是患者情感的需求。有一位COPD呼衰患者,痰液多、粘稠,吸痰时患者非常痛苦,甚至拒绝吸痰,后来我们采用1人吸痰,另1人轻抚患者的手,同时为其拍背,患者逐渐平静并很好地配合。恰当的触摸,缩短了护患之间空间距离,密切了护患关系。尤其使用呼吸机的患者,由于一切护理均依赖于护士,护士应主动为其翻身、拍背、洗脸、按摩,让病人产生温暖亲切感,增加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有利于各种护理活动的开展;但触摸也可以有负反应,由于性别、社会文化背景不同,有时会产生不良反应,所以必须运用恰当。
2.4 充分发挥患者非语言交流的优势,达到沟通的目的,满足患者的需求。在使用呼吸机的清醒患者中,护患之间存在语言交流困难,我们应根据患者情况,充分发挥非语言优势,文化程度高的患者,给予一块书写板或识字卡片;年轻患者,接受能力强,教其一些简单手语;危重患者,通过向患者提出一些简单的理由,让其作点头、摇头或睁眼、闭眼等动作,一般情况下,能很快明白患者的意思,满足其需要。此外,我们还通过患者的目光、表情、动作了解患者的需求,做好各种护理,以提高护理质量。我们针对意识清醒、感知意识较强的病人,教会他们用不同手势表达某一需求,如:伸出大拇指表示要大便;伸出小手指表示要小便;一只手指向哪一部位,另一只握紧拳头,表示哪不舒服;伸开手掌左转 右转或手掌立起来,表示病人要左翻身右翻身或坐起来;用一手拇 指和食指组成圈放到嘴边,表示要喝水等等。常规手势使每个护士 都能直观地、及时地、正确地会意病人的需求,及时地、正确地满足病人的要求。有一位二尖瓣置换术后,由于术前肺功不良,术后气管切开呼吸机支持通气15天,护士将常规的手势表达先告诉病人,并且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训练患者表达手势,使病人很快掌握常规手势所表达的意思。在15天的护理中,护士与病人(语言与手势的交流)非常默挈。该患病情好转脱机后,感慨地说:没有一次交流被误解或不理想。从此增加了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这次手势的护理,我们认真总结了经验,并把这种策略应用于其它类似的病人,均收到很好的临床护理效果。
3 体会
在使用呼吸机的患者中,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充分运用非语言交流。但如何运用非语言交流是一门艺术,良好恰当的非语言交流有利于护患交流,培养护患情感,密切护患关系,有助于开展各种护理活动,提高护理质量。反之,不良的非语言刺激,可使患者猜疑、恐惧和担心,从而加重患者心理负担,或导致护患关系紧张,不利于开展护理活动。故护士应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自身修养,能用、善用非语言交流技巧。
参考文献
[1] 曹力燕,刘荣玉.非语言交流在外宾门诊急诊中的应用.中华护理杂志,1998,33(7):422
[2] 林记明.体态语言的功能及其应用.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9 (4):47-51
[3] 王军, 邵越英, 丹金秀.30例使用呼吸机病人需要的调查分析.护理学杂志,2001,16 (10):586-588
[4] 刘喜梅,魏新.气管插管患者的需求调查及护理.中华护理杂志, 1998,33 (2):38
[5] 侯明君, 叶江洪, 顾晖.非语言交流在心脏术后建立人工气道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解放军护理杂志,2000,17 (4):1-3
[6] 谢寿梅.非语言交流在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17 (7):299
[7] 吴虹.非语言交流与病人心理及护理.实用护理杂志,1996,12(1):33
[8] 钟秀玲,陈素坤,张惠霞.护理诊断及其应用.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2.41

相关论文

简述护理无创呼吸机护理感受

【摘要】无创通气是指在患者与呼吸机之间通过无创接触面罩来传递对肺的机械通气支持,可以减少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改善预后。【关键词。
浏览量:33269 点赞量:8384

人机同步自动调压无创呼吸机研制

摘要:呼吸机是一种广泛运用于辅助或者替代患者正常呼吸的医疗器械。根据利用对象可分为医用呼吸机和家用呼吸机,医用呼吸机通过面罩或气管。
浏览量:20226 点赞量:5951

教学非语言交流在现代军事情境下应用前景

摘要: 人类交际并仅是语言的交际,更多的是非语言渠道的交际,比如说面部表情、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等。当人们在交流中产生误解的时候,非语。
浏览量:20669 点赞量:6534